第7段(2 / 2)

當你的同事從你身邊經過時沒有向你問好,而是以眨眼代替,你便可推知此人十有八九是個比較注重外在形象、相信自身魅力的人。在與這樣的人交往的時候,你可以以熱情洋溢的笑臉去回報他的舉動,他會因你的熱情回應而變得更加自信。

為什麼說眼睛是五官之王 從視線透視人心的學問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內心有什麼欲望或情感,必然會表露於視線上。因此,如何透過視線的活動了解他人的心態,對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的心理溝通,具有重要意義。

視線的交流是溝通的前奏

一個人的視線可以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觀點來了解。其一,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關鍵;其二,對方的視線是如何活動的,對方直盯著自己,或視線一接觸馬上撇開,其心理狀態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視線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觀察對方是否以正眼瞧著自己,或以斜眼瞪著自己;其四,視線的位置如何,要注意觀察對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或者是由下往上看等;其五,視線的集中程度,這是指觀察對方是專心一致在看著自己,還是視線縹緲,不知究竟是在看什麼地方。這些表現所代表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

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亦即有無視線接觸,已經說明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感或興趣。如果對方完全不看自己,便是對自己不感興趣或無親近感。相反,當我們在路上行走時,發現陌生人一直盯著我們,必定會感到不安,甚至會覺得害怕。

不相識的人,從彼此視線偶爾相交的時候,便會立刻撇開。這是由於人們覺得,一個人被別人看久了,會覺得被看穿內心或被侵犯隱私權。當我們在等公共http://auto.ifeng.com/

汽車,或站在影劇院賣票口排隊買票時,多為背向後麵的人,這種表現司空見慣,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往前進,也是為了避免同不相識的人視線相交。但也有麵對麵者,這些人多為朋友、夫妻、親人、戀人等。這些人會彼此默許自己隱私權受到某種程度的侵犯,因此,他們偶爾會視線交錯,便於相互言談,心理溝通。綜上所述,相識者彼此視線相交之際,即表示為有意進行心理溝通。

但若是這種情況發生在女人之間時,則具有不同的含義。因為,當女人不願意把自己的內心體驗傳遞給對方時,多半會產生凝視對方的行為。心理學家艾克斯萊恩等人曾做過人們對視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測者“隱瞞真意”,在受測中,注視對方的比率,男人會降低,女人則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況下,其談話時間內有66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但得到指示後,卻隻有60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至於女人,在接受指示之後,居然能提高到69%的時間在注視對方。因此,當在公開場所遇見女人注視自己過久的時候,不妨認為她可能心中隱藏著什麼,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為什麼說眼睛是五官之王 透過視線的活動看心理

人的視線活動方式,必然映射著人的心理。一般認為,目不轉睛地注視對方談話的人較為誠實(不一定是自始至終在盯著不放)。

另外,初次見麵時,先移開視線者,其性格較為主動。因為他們企圖在談話中站在上風,因此本能地先移開視線。所以,對於初次見麵就不集中視線的人,應特別小心應付。不過,同樣是撇開視線的行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時才移開視線,那又另當別論了。一般而言,當我們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隱瞞時,就會產生這種現象。一位名叫詹姆士·薛農的建築家,曾經畫過一幅皺著眉頭的眼睛抽象畫,鑲於大透明板上,先後懸掛在幾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減少偷竊行為。果然,在懸掛期間,偷竊率大大減少。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對那些做賊心虛的人來說,卻構成了威脅,極力想避開該視線,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覺,因此,便不敢進商店內,即使走進商店裏,也不敢行竊了。

透過視線的方向看心理

在交往活動中,通過觀察人的視線方向,也能透視人的心理。在交往中,如果麵對異性,隻望上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於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譬如,在火車上或公共http://auto.ifeng.com/

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幾乎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於強烈的壓抑作用而產生自製行為。假使興趣欲望增大時,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於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言。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兩人有交往的可能。

透過眼睛移動的情況看心理

在交往活動中,眼睛位置移動情況的不同,其心理也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