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在於活動 人生在於行動
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生命在於活動,不在於運動”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佛渡有緣人,有緣看到此書的朋友請記得轉告給您的親人和朋友們。
珍惜健康、熱愛生命。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很多的事要去做。我想告訴您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您能做到的、也是您最應該做的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綻放完美生命,享受快樂人生。
一 生命在於活動,不在於運動
二 龜壽千年靠冬眠,人活百歲靠睡眠
三 睡好,吃好,玩好——三好學生的新標準
四 早睡早起,還是早睡晚起
五 真理與嘴的大小有關,專家是這樣煉成的
六 專家是活出來的,守得雲開才能見到月明
七 獨家奉獻――“山寨版”研究成果
八 老母豬是如何喂仔仔,啟示:第一時間搶到最好的奶位
九 實習或工作的第一步,從給老師倒開水開始
十 尊敬上級與拍馬屁是同一回事,前途是拍出來的
十一 風水學最新研究成果:信不信由你,額頭明亮,前途無量
十二 人生最遺憾的是沒了解就分手了,人生最無聊的是了解之後也不分手
十三 做人、做馬、做牛、做狗——人生的四個階段
十四 人生快樂總的原則是,該做啥就認命了罷
十五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
健康和長壽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
在這本關於健康與生命的書裏,如何活得更健康、更長壽,才是最重要的。本人第一時間想要告訴您的就是這句話:生命在於活動,不在於運動。
一 生命在於活動,不在於運動
我在給醫學院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上課時,對自己的要求是:十年後,每個學生還記得我講過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其中之一。前些天,有個學生告訴我:您的話真靈啊,我隻講了上半句話“生命在於活動”,在場的一位博士愕然地盯著我:你是江老師的學生。
當然,許多話都是江老師的標誌性語言,就像是當年搞地下活動時接頭的暗號,一說出來,就能找到同門。到目前為止,“生命在於活動,不在於運動”是被記住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佛渡有緣人,有緣看到的朋友請記得轉告給您的朋友們。如果您對健康和養生有興趣的,請繼續往下讀。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出自一位偉大人物,但這話很容易使人陷入誤區。並且已經使很多人落下終身遺憾。有位老小夥子(34歲)在辦公室裏上網,無意中在網上看到“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突發感想:自個兒長期這麼坐在電腦前,沒啥子運動,豈不是沒得生命了嗎?
於是,該老小夥子每天提早起來在公園裏跑步三千米,再去上班。跑了一個月就跑到我的診室裏來了,因為他的膝關節已痛得受不了。照了X線片,骨頭倒還沒發現什麼,再照昂貴的MR(磁共振檢查)就發現膝關節內的一塊軟骨墊子——醫學上稱為半月板的已經破裂了;這種破裂損傷是難於修複的。這種運動過度造成的損傷在臨床上實在是太多了;很多運動員都早年就發生關節勞損,一到成年就全身疼痛了,甚至不得不因此退役。
人身上的關節就跟汽車軸一樣,能動的總公裏數或屈伸的總次數是一定的,這就是俗語說的“定數”,用完定數就game over,因此延長使用年限的有效方法是少用、省著用、留著後用為妙。
身體是人的先天之本,與汽車不一樣的是,每一個器官、每一個關節都是不能替換的。但也不能完全不動呀,汽車不動的時間長了會生鏽,人也一樣。因此,簡單輕微的活動是對於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是非常重要的。
後麵,我想說的是:蛇靠冬眠,人靠睡眠。
二 龜壽千年靠冬眠,人活百歲靠睡眠
睡眠是健康與長壽的基本保障。
最近有報道說女演員李鈺小姐工作辛勞,睡眠嚴重不足,曾經有過連續五天不眠。終於以淋巴瘤的形式走完了生命的全程;中央電視台的羅京老師也是工作壓力過大,缺乏休息、睡眠,而患上了淋巴瘤,這樣的英年早逝人物太多,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晝夜不分,拚命工作;睡眠時間很少。
實際上,人的一輩子很多事情都是有定數的。身體關節的活動頻次有定數,呼吸的總次數有定數,每個人清醒活動的總時間也是有定數的。
中醫學的說法是:奉藏者善壽。意思是說,生命和長壽是靠收藏,不能肆意地揮霍掉了,用得越快,能用的時間就越短,也就是壽命就越短。慢節奏的生活對健康有益,也有利於長壽。
動物也差不多,許多生物比如蛇,為了活多幾年,在冬天就把自己冬眠了,把生命時間推後而已,烏龜也是更是靠慢節奏的生活和冬眠,才能如此長壽。
人不能冬眠,隻能是靠睡眠,睡眠狀態相當於讓在玩著的遊戲暫停下來,在總的遊戲時間定數內,玩啥時間就可以拖長一些。可以想象一個每天睡覺2-4小時的人與每天睡8-10小時的人相比,肯定是後者活的壽命要長過前者。
睡眠少的人等於是把清醒活動時間提前透支了,當這一定數耗完之後就game over;至於得的是什麼病都不重要了,那隻是遊戲結束的一個借口。人總不能隨口說一聲“對不起,我的人生遊戲玩完了,我回天上去了,你們繼續玩兒吧”,然後,無緣無故地歸天去吧。
因此,本書希望您能記信的第二句話是:龜壽千年靠冬眠,人活百歲靠睡眠。休息與睡眠是健康與長壽的最有效方法。
三 睡好,吃好,玩好——三好學生的新標準
人生成功的先決條件是身體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的,無以依托;到了晚年,健康的活著甚至成了判斷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承前所說,對於現代人來說,吃的方麵大多不缺乏,休息和睡眠好就成了身體健康與長壽最重要的條件。
從嬰幼兒時期就是這樣,孩子首先是睡好了,才能吃好,然後才能身體好,少得病,身體也就長得快些。
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漫長的學習和成長時期,睡好更是學習好的先決條件;然後是吃好,吃好才能有足夠的體力和充沛的精力來應付學習。
至於玩好,那就更重要了,會玩的孩子往往情商較好,性格活潑,長大過程中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這些都是將來人生成功的基礎。
到了大學或研究生階段,會玩就顯得更重要了。在實習階段,會玩的學生更受歡迎,也更引人注意;在應聘時,有時能否被錄用或能否有前途往往是一頓飯或一場球決定的。
現在,找工作越來越難了,但,英雄肯定有用武之地,有才能是不會被埋沒的,尤其是有“玩”的專才的人,比如說文藝、體育方麵的才能是必需的。如果不會玩這些,想找到好工作,有點難了。
至於學習成績,大多數情況下,合格了就行,沒多少人會在意。
四 早睡早起,還是早睡晚起
續前所說,睡眠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好的睡眠也是人生大器晚成的前提。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如果認定自己隻是個無特殊才能或背景的蟲,還真應該做條惰蟲;何況還有槍打出頭鳥的說法。因此,做鳥也別做那出頭之鳥。
寧靜方能致遠,心靜始得長壽。慢節奏的生活,總的來說,對生命和健康更為有利些,人生不必爭一日之長短,笑到最後的人笑得最好。
就運動而言,快跑不如慢跑,慢跑不如不跑,簡單地散散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更為有益的。
在生活中,盡量使自己放輕鬆,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躺著不如睡著。
對於睡眠,常見的誤區是:早睡早起。實際上,不完全是這回事。
《黃帝內經》早有說法。春天: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天:晚臥早起,無厭於日;秋天: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天: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話是很有道理的。“廣步於庭”就是經常到外麵去走一走,接觸一下春天裏大自然那種萬物生發的氣息。
“晚臥早起,無厭於日”,就是要跟著太陽走。夏天應該讓身體經常出汗才有助於陽氣向外生發。現在,很多城市人,無論是在單位、在家裏或汽車裏,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空調裏。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不利於陽氣的升發,氣血不能往向外走,久而久之很容易生病。
冬天的晚上時間較長,人體需要更多的睡眠,聰明的動物幹脆就冬眠了。睡眠是身體歸息養元的過程。“必待日光”也是一定要跟著太陽走,等太陽出來了再起床,太陽下山了,也趕緊上床睡覺去。因為冬天整個天地都處在閉藏中,過晚休息或過早起來鍛煉,機體毛孔都處於開放狀態,不利於精氣的蓄積。
過早起床,尤其是冬天的早上寒氣較重,還需要用身體的陽氣來對抗,這對身體陽氣的損耗是很大的;比較理想的做法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五 真理與嘴的大小有關,專家是這樣煉成的
真理隻與嘴的大小有關,所謂“嘴”大的自然是位高權重之士,如果是個小人物,說的話是對的也基本是廢話,說得不是時候還會帶來麻煩。
金庸先生小說裏有位黃裳的故事很有啟發。黃裳先生幼年全家被殺,為了報仇,隱於山野,將天下武林絕技全部演練,終於練成天下絕世武功,年已九十九歲,下山尋仇,發現所有的仇人都已“罕不郎”(注:廣州方言,“全部”的意思)死了,無需他老人家親自動手,上天已幫他了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