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坊間傳,極北遙遠之地,四季飄雪,終年冰封,在那裏,萬物不得生存,除一花,該
花一生隻得兩朵,花可常開不敗,名之長生。又傳,食長生者可得長生。是時,又聞有鳥,以長
生為食,該鳥出處,長生必存之,是為長生天敵,眾謂之曰長生鳥。
時年三月,孝淳帝聞之,特遣麾下精兵2000,由虎威將軍領兵北上,意欲尋得長生,
奈何久尋無果。
又十年,虎威病亡於北,屍骨不得還,其幼子敖,請帝命北上,欲尋回父遺骨,帝
允之。一年後,敖歸,同攜其父骨及殘枝一。
天子殿上,敖奉殘枝於帝前,帝惑,問之。
敖答曰:“此乃長生,愚子攜父骨返,途遇一鳥,為殘枝泣,有識鳥者曰,‘此乃長
生鳥,是以所泣者,必為長生。’愚子恨父未能尋得長生,特攜長生殘枝以謝帝。”
帝喟歎,曰:“吾既已得長生,卻不得長生。”又念虎威辛勞,追封其為陌北候,又
賜敖為長生將軍,再不提長生之事。
日複日,年複年,滄海複桑田,世事變遷至今日,誰又憶長生?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個坑,不定期更,係列文。長生係列預定寫三篇,長生兄弟,長生之子,長生將軍,就這樣~
☆、第一章(大修)
“話說,在遙遠的極北不毛之地有一種聞名遐邇的花,名為長生,此花花開妖豔,可常開不敗。相傳,這種花一生隻開兩朵,一為雄花,先雌花生,先雌花亡;一為雌花,長於雄花庇佑之下,結果而亡。因為長生花的此種特性,以至長生難尋其跡。然,僅以長生稀有之名,也不足以聞名天下,真正讓長生聞名的原因是食其果肉可得長生的傳聞。據說,這個傳聞傳到了當今聖上孝淳帝耳中,聖上已派遣虎威將軍北上尋花。當初虎威北上時,雖隻有2000精兵隨行,也可謂是聲勢浩大了。
說到長生花,這裏又不得不提到長生鳥。長生鳥生於極北之地,因以長生花為食而得名長生,是為長生花唯一的天敵。這種鳥,雖不及長生花可永開不敗,但也勝於其他鳥類許多,其壽命可過百年。而因其以長生花為食,尋花者多會先尋到此鳥,再在此鳥巢穴附近尋花。可惜此鳥雖不比長生花難尋,也極為稀有,至今還未曾聽聞有人尋得。”
迎來樓內,一位頭發花白滿臉皺褶的老者在大堂中央特意劃出供高的平台上侃侃的談著古今異誌雜文。老者是茶樓專門聘請的說書人,在洛城附近也算小有名氣,認識的人都叫他老劉,老劉年紀很大了,知道很多奇聞異錄,而今天,他講的正是《異聞錄-草木篇》中的《長生》一章。
迎來樓是北郡出名的茶樓,這裏有三好:‘茶好’‘人好’‘評書好’,雖然茶樓裏的茶水價差很大,但大概是這個時代娛樂項目過少,很多正經的普通人也喜歡點上一杯粗茶在這裏常坐聽老劉的評書,所以這裏基本每天都很熱鬧。
安寧坐在雅間裏,剛談完一場生意的他正好聽到了樓下的評書。老劉不愧是小有名氣的說書人,明明隻是一篇知之不詳的空泛奇談也因其恰好的壓抑頓挫也讓人聽的津津有味。安寧也沒聽的太專注,偶爾分神品些茶。他平時對這些評書並不感興趣,漫長的生命讓他看到了太多,老劉雖老但也比不上安寧的年歲,他所講的每一個傳奇,安寧雖沒有個個都有參與卻也是都知道的,而那些個被拿來談資的靈鬼奇談也隻是人類通過偶入凡塵的妖靈鬼怪探知的皮毛,遠沒有身為非人的他知道的詳盡,然而今天,依然是如同以往的空泛的奇詭隨談,卻讓他總是忍不住將注意力投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