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湧上,未來雖是長久不可預測,但由此開始也不錯呀。
“蝶起!”
上車前,禮堂正門傳來四大美人的呼叫。
她回頭,卻被孟觀濤拖著大步跑開。她隻好又笑又喘地在跑步中頻回頭,用力揮著沒被抓住的手,同她們道再見。
在她們呼引出更多人之前,孟觀濤已將她塞入車中,開車急駛出校門。
銀白色跑車很快地消失在夜色中,隻有平安夜的樂曲依然在空氣中歡樂地奏鳴著好一個平安夜呀——
涼夏已過,冬天降臨,屬於展鋒學園的夏季紀事已完滿地劃下句點;而一個句點的結束,住住是個新段落的開始。
在這個專門創造傳奇的校園,必然在生生不息中紀錄下每一篇美麗的校史,讓後代學子們津津樂道。
也許有羅蝶起,也許有四大美人,也許有更多更多英雄美人被紀錄了下來——
不信?
如果有一天你有幸進入展鋒學園,一定要到學生會做客,到時你便可以在茶香嫋嫋中翻閱那一篇篇史跡,欽歎著一頁頁被歌頌的傳奇。
下一段將由誰開始呢?你猜。
【全書完】
跋——
預約下個故事
“我”這個故事陳述者的角度與深度,一直令我垂涎不已,偏又不敢輕易去碰觸。
我想,第一人稱的故事,除了不大能為言情小說計者所接受外,對作者本身也是個極大的挑戰。但它是個誘惑,不知其他作者是否有同感?
想告訴親愛讀友們的訊息是:下一個故事將由第一人稱來進行故事。不能接受的人千萬千萬叁思而後買,可別拆了封之後大呼賠了二佰元,席娟不負任何拐騙責任的!找我哭訴的話,本人一概視若馬耳東風,搞不好偶爾還冷笑兩聲刺傷各位小小可愛的自尊心。
在我而言,每次看到以第一人稱陳述故事的小說。往往很難分開作者與主角的身分,總以為他(作者)就是在寫自已,心下總給那人貼上“自戀”的標誌,這情況大概與我生平看的第一本“我”小說的作者有關。高一時,我看華嚴的作品,很深刻地感覺到她把主角當成自己,因此每位女主角的性格皆相差不遠,甚至為了“保持形象”,在情節進行時有縛手綁腳之憾。
爾後,便極度排斥第一人稱的小說。
吸引起我高度興趣的,是早期朱若水自成一格的創作方式,那種冷冷的姿態、淡嘲的口吻,以及大量摻入一些作者對事物見解的筆法;雖然個人的顏色依然鮮明,可是卻不會令我反感,反而覺得有趣極了,因此明知作者介入太多,但我依然能將作品與作者分開聯想,把故事認真地當故事看,把主角當成主角去看。┇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