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慌忙跪下,“皇上,奴才多嘴。”
“梁九功,今個兒天氣不錯,這樣吧,你給朕站到太陽頂下,不到太陽落山不準進來!”
梁九功苦了臉,“奴才遵旨。”能不苦嘛,這可是夏天,瞧瞧明晃晃的太陽,能把人曬暈喲。
作者有話要說:奉上。。祝大節端午節快樂!~
☆、番外四:結發
作者有話要說:也算是俺的第一部長篇了。。終於完結了。。。謝謝所有看文的朋友!!鞠躬!謝謝!本來想再寫幾篇納蘭的番外。。可是實在是。太拖遝鳥。抱歉。就這樣吧。真的很謝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俺早就棄坑鳥。。。謝謝!!
番外四:
這天是韋府韋老爺的七十大壽。
韋老爺年輕時了不得啊,娶了七房夫人,個個貌美如花。聽說還當過大官見過皇上,江湖上還有不少朋友,後來老了,辭官在家安養天年。
六個兒女,一個比一個孝順能幹,韋老家的兒女們長大了,接了韋老爺手中的生意,賭坊、酒樓、古玩店…分店是開了一家又一家,生意做遍大江南北,成了杭州城的首富。
如今韋老爺老了,韋夫人們一個個相繼去逝,剩下個雙兒夫人、建寧夫人、小郡主夫人。
還記得當年蘇夫人走時,韋老爺才四十多歲,他傷心的抱著棺材哭了一天一夜,情感整座杭州城。瞧得老百姓噓唏。
再後來,其它三位夫人相繼去逝,那一個離開不是哭得聲淚震天?
也全不是,沈夫人去逝時,韋老爺沒哭,隻是抱了幾壇酒大醉了一場。
說起沈夫人,也算個頂頂了不起的女子。
她來韋府時,懷有身孕,吃穿物事比府裏的夫人還好,府裏人說是自家人,可旁人卻覺得這事怪。沈夫人不是韋老爺的老婆,可沈夫人的孩子管韋老爺叫爹,你說說,這不是他夫人是誰的夫人?再說這沈夫人吧,年輕時聽說豔名在外,一張臉張得比韋府七夫人都好看,那一手詞寫的,嘖嘖,多少人慕名前來,隻為求她一詞?可是旁人從未見她寫過,真不知那些人是打哪兒聽來她才名遠博的。
扯遠了扯遠了。
這天天氣挺好,微風吹得人舒服爽朗。韋府上下熱鬧非凡,拜壽的人來往不絕,有達官貴人有商賈名流,還有不少街坊鄰居。
宴席開始時,韋老爺一身簇新紅衣,滿麵紅光的坐上主位,左右兩旁是韋夫人和兒女們,圓圓的一張大桌子擠滿了人。
這張桌子不小,目測直徑足有兩丈左右,桌上琳琅滿目擺著各色吃食酒菜,三個不滿五歲的重孫和孫女們給他跪下嗑頭,接著是孫子孫女,兒子女兒,這景象好不熱鬧。
磕完了頭,有下人燃了鞭炮,“劈哩叭啦”響個不停。
眾人吃吃喝喝好不熱鬧。有人手持錦盒走了進來,被念若少爺攔住,接了盒子,給那人幾吊賞錢,讓那人走了。
宴席散後,韋老爺回房休息。念若敲門進來,屏退丫環小廝,取出懷中的錦盒交給韋老爺,而後退出了房間。
韋老爺坐了好一會兒,才打開錦盒,裏麵是一顆壽桃和一縷用明黃絲帶係著的黑白摻雜的發絲,底下是幾張畫。
他拿出壽桃嗅了嗅放到一邊,又拿出幾副畫打開來看,上麵畫著兩個小老頭在月下吃壽桃,一個是他,一個是他。←思←兔←在←線←閱←讀←
第二副畫,上麵畫著副棺材,棺材裏並肩躺了兩個小老頭,一個是他,一個還是他。
最下麵一層,是打了結的兩縷發絲。
他拿起那縷發絲緊緊貼在臉上。
好一會兒,韋老爺放下手中的東西,蹣跚起身,找來剪刀,剪下幾縷發絲,和錦盒裏的發絲係在一起。
又剪下幾縷,用帶子係緊,放到盒裏,次日讓人送去宮裏。
康熙眯著昏花的老眼,摸那縷和他一樣黑白相纏的發絲,久久不語。
這一世,家國天下,都算有了交待,獨獨對那人無法釋懷。
給不了他長相思守,給不了他全心全意,就是這具身體,仍給不了他完完整整。到頭來,就算死了,也再難見著一麵。
他能給他什麼?能給的就剩下一束枯發。
他想那人不一定懂的,誰知他什麼都懂。這一束發,便是,應了他。
一世結發,此後生生世世都要如此!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