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願望
“還有,曉蘭為什麼會這麼快地獲得了成功,還在於她有強烈的願望,這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這個我知道,就是那些成功學、吸引力法則這些吧?”
“絕對不是,成功學、創富學、吸引力法則這些,不但沒有絲毫幫助,而且是相當有害的!”
“為什麼?”陳小樂吃驚不小。
“這些法則,總的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觀想各種自己期望的東西,金錢、權利,等等,如潮水般地向自己湧來,這跟種子原理正好相反,越是這樣,那麼,這所有的一切,就會離自己越遠,你想想,天天想錢想得發瘋,除了睡著了以外,無時無刻不在觀想錢像潮水般向自己湧來的,是誰?”
“應該是那些社會的最底層,最窮的那些人吧。”
“那他們通過這種觀想,發得了財嗎?”
“肯定是發不了!”
“我們種下的種子,除了身體上的行為,比如直接給錢出去,還包括語言上的行為,比如真誠地對別人說:恭喜發財,你讀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更應該明白,最重要的是自己在意念上的行為,首先就是要斷除自己在意念裏的一切不適當的念頭,在此基礎上,真心的希望別人發財,或者,想象將自己的財富饋贈給某個德高望重的人,總之,是希望別人好,而不是希望自己好!也隻有這樣,才會真正有效。曉蘭就是經常發願,希望他們公司賺錢,希望他們老板發財,希望他們同事有更多的收入,正是她有這種強烈的願望,加上她不停地付出,才成就了她現在。成功學、吸引力法則這些,種下的正好是相反的種子,隻會讓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更加遠離自己的夢想。”
“那我們強烈地希望、祝願別人發財,別人會不會因此而真的發財?”
“我們所有真誠的願望都會產生力量,但那個被祝願的人,什麼時候真的能發財就不一定了,這取決於他自己是否是有發財的種子,但是,真誠地、強烈地希望別人發財,卻是直接為自己種下了發財的種子!這點跟吸引力法則,正好相反,明白了嗎,小樂?”
“好像明白一些了。”
“那麼,如果強烈地希望別人當不上副科長,強烈地希望別人在工作中出差錯,出大事故,結果會如何呢,小樂?”這是赫拉的慣用風格,啟發式提問,我已經相當習慣了。
“那自己就會當不上副科長,自己就會在工作中出差錯,甚至是出大事故!但我還有一點不太明白,為什麼負麵願望種下的種子成熟得特別快,而正麵願望種下的種子,成熟得特別慢?我以前也多次地希望別人成功、發財,為什麼就沒有成熟?”
“種子成熟得快與慢,跟正麵、負麵沒有關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動機,取決你的願望的強烈程度!
“你想想,你希望別人成功、發財的願望強烈,還是你希望你的競爭對手當不上副科長的願望更強烈?”
“我明白了,赫拉阿姨,謝謝您!”他站了起來,向赫拉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恍然大悟,赫拉以前告訴我的:“我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我希望別人得到快樂!”原來並不僅僅隻是一種心靈雞湯,而是實實在在的雞肉,大補!
“我有一個問題,憋好久了,一直沒問,今天我要問問清楚。”我半天都沒有說話,再不說說,嗓子會發黴的。
赫拉微笑著點了點頭,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我覺得你教我們的這些,統統都是為了自己好,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自私,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如果我做的每件事,都在計較我將來會得到多少,這是不是太卑鄙了?那菩薩們為了利益眾生而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自己而種下好的種子,他們因此會過得更好些嗎?”我甚至有些覺得,赫拉那麼耐心仔細地指導我們,也不過是為了她自己種下好的種子,然後她以後會過得更好一些。
赫拉的眼裏並沒有出現絲毫的不快,卻流露出了異樣的喜悅。
“曉蘭,你知道嗎,如果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百分之百地考慮到如何利益他人,而完全不考慮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偉大的智慧,跟良心或道德無關。
“在接觸到傳統智慧之前,我們考慮的都是如何才能最廣泛的利益到自己,後來慢慢地知道了,要利益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利益他人!當理解、相信這個道理後,我們就會去力行,由於我們不斷地實踐如何去利益別人,就會產生兩個方麵的作用,一方麵,自己的福報會不斷地增加,另一方麵,自己反反複複地練習如何去幫助別人,習慣就會成了自然。
“當自己的福報具足時候,福至才會心靈,加上自己已經習慣了幫助別人,這時,才能真正達到幫助別人時完全不考慮自己,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傳統智慧在自己身上升華後的境界!
“不過也確實有一些人,他們在幫助別人時,是完全想到如何利益到別人,而根本沒有考慮自己,但這對他們而言,是有選擇性的,他們是在某個時間、因為某事而利益某一類人,還沒有達到無時不刻的去利益一切生命。當然,他們也是相當了不起的。
“曉蘭你自己,不正是在走這樣的一條路嗎?以前你隻考慮如何讓自己過得好,當你力行、實踐、和反複的練習之後,你的福報增長了,也習慣於去幫助別人,然後不就是自然而然的生出了,隻想幫助別人,而不考慮自己的念頭嗎?而且,如果你在做一切事時,真正的隻考慮別人,而根本不考慮自己,你的福報增加速度會更快,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好事是會強加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