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大全-本草分經

書名:本草分經

作者:姚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考《漢書·藝文誌》,分醫經與經方而二之。而隋書經籍誌則統以醫方。乃讀其論,則

均有味乎諺所謂有疾弗治。適得中醫雲雲蓋誠見夫醫或失宜,熱以益熱,寒以增寒,轉傷於

內,與其授權於庸醫,固不若聽命於造物,以不治治。然瞑眩瘳疾載在書,醫師率屬,十全

為上,亦著於周官,安得廢醫,夫亦曰審之而已。《神農本草》,《漢誌》未登,肇見之《隋

書》,嗣而《唐書》新舊,而《宋史》悉錄之,即國朝《四庫全書》,采醫家言至九十七種,

言本草者亦十餘種。在神農初,藥分三品,共三百六十種。迨雷公桐君,增其族類,廣其主

治,而書益著,而醫經資之達其用,而經方之名,因以立。所以由漢而隋,史氏遂統以醫方

稱也。且夫醫書之存於今者,亦僅矣。夫《針經》、《素問》,古所謂《黃帝內經》也,次若

《難

乃與針灸家所共援,以察榮衛部位髒腑脈法、經絡 穴。是史論醫經,所謂原人、血脈陰

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慎度所施。而後之人,有因以暢其說者,如《金匱要略

》、《傷寒論》,及《病源候》,及三因五運六氣等論,皆醫經之遺也。餘則各本草,乃史

論經方,所謂本草木之寒溫,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因氣感之宜,以通蔽解結。而後之

人,有因以善製造者,如《千金》、《百一》、《和劑局方》,及《全生》、《衛生奇疾》

等方,皆經方之類也。即至意見有偏,門戶各立,有若河間易州金華,或主瀉火,主滋陰,

莫不各先研經圖後,依於本草而講修治。然則經圖及本草,其醫之始事歟。今諸醫經,既難

率購,而《四庫》所錄諸本草,坊間亦少刊布。即所市有《本草備要》從新各編,又絕不及

經圖,徒掇拾破碎,未易會通而酌其宜。山陰友人姚建霞茂才來省,其兄清如於靖安署,示

予以本草分經一編。編中略采錄諸經脈圖,具列諸藥總目,再析列通行分行,不循經絡各類

中,各以補和攻散寒熱,自為其類。不務詳核,而尚簡當,甚便檢閱。熟審之,依論為方,

當不至益熱增寒,而疾可瘳,十全可幾。惜板毀於兵,無從複購。因為正其次序,複付手民

公諸世,增名為《本草分經》審治。審之者誰?閱此者事也。編著者誰?實建霞同堂曾王父

諱瀾號 雲廣文先生也,而名以和尚,則以晚年寡發,故又冠以維摩。維摩詰?蓋深入法門,

明了眾生,能斷眾生病者,想諸經圖其究之精矣。乃若本草,實醫之始事也,是編之著。

不過如藥王藥上王子,嚐世界草木金石,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是冷是熱有毒

無毒。如《 嚴經》所雲,爾維摩學佛,服行無量功德,當不僅以是編。狎視之,維摩有

知,其將亦點首乎。黃梅梅雨田。

<目錄>

<篇名>原敘

內容:本草之作,肇自神農,厥後代有傳書,至綱目而大備。然卷帙浩繁,艱於記誦。於是膚

淺者,流率以藥性賦為宗旨,掛一漏百,貽害無窮。迨備要從新諸書行於世,而後本草之功

用複著,顧其體例,則仍以草木蟲魚,分門而比類。讀者但識其性味主治,而於所入之經絡,

每多忽之,此所以有誅伐無過之譏,而難於收針芥相投之效也。吾友山陰姚君,名瀾字 雲

,申韓高手也。由明經需次廣文,餘筮仕之江,即延之賓館,論交垂三十年間。遇微病君

為治之,則信手拈來,藥止數味,而效如桴鼓。詢以岐黃,曰∶“吾非知醫,但知某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