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媽媽默許我趴在小木屋的窗邊發一下午的呆”,她回憶著:“她知道我沒有發呆,我是在眺望遠方。”

李安自覺在台灣待得過久,他的創作靈感逐漸消退。沒有人知道隱沒的那些年他讀了多少書,走過了多少城市,隻看到他的身影伴隨《斷背山》與《色戒》浮出。被歲月打磨得愈發剛毅的麵容,被時光鑄就的更沉穩的步伐。他還依舊帶著淡淡的笑容說,他不甘臨摹,他隻想往前走,走自己的路。

人借助於身體與世界連線,然而沒有一個人願意在心為形役的人生境遇中來回兜圈。踮起腳尖,擷一手高枝的果珍,讓夢境延伸,與現實交彙!

【評點】文章前三段引論舒緩,不僅切合題意,且認識水平超出一般。本論部分以自己登埃菲爾塔經曆、小威的獨白、李安的“向前走”三例論證自我提升之意義,緊扣主題,前後連貫,且暗含有“身一心一行”的層進意味。結論部分歸納準確,有力地呼應了前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切合議論文文體要求。

六、踮起腳尖

奶奶的個子不是很高,近70歲的年紀壓得她愈加矮小,可總有些東西在高處,這時,奶奶不得不踮起腳尖。

父母外出工作,小時候一直都是奶奶帶著我,我也甘心地跟著奶奶,奶奶的慈祥與和藹就像童話時的仙女奶奶一樣。那時,家裏有個大櫃子,我知道,那櫃子上層有許多零食,可當時不夠高的我就是踮起腳尖也是望塵莫及。一次,我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找來一根長杆,踮起腳尖,使勁兒地把上麵的東西往下撥,大概是太用勁兒,上麵的東西嘩嘩商落,除了零食,還有許多書都一股腦兒地砸下來,我來不及防備,就打得哭了起來。奶奶聞聲而來,看見滿地都是七零八落的東西,明白了緣由,輕聲地安慰我,將地上的零食放到我手裏。第二年,奶奶拉著我走到一個小櫃子麵前,原來奶奶已把零食裝進這裏麵,我便不用拿工具,甚至不用踮腳尖了。

不知不覺,我已經長得比奶奶高了許多,許多對我來說,很輕鬆的動作,奶奶卻得踮起腳尖,艱難地完成。

一次數學課,總覺得有個人頭在窗戶外晃來晃去。教室的窗有些高,而且貼了一層膜,要想看到裏麵的情形,個子稍矮的都得踮起腳尖。看那身影有些熟悉,我請假出去看看。是奶奶,她往前傾著身子,使勁地踮起腳尖,努力地探著頭往教室裏看,可總也不夠,她又踮直了腳尖。我一出來,她似沒晃過神來,仍然保持著踮起的姿勢,如同一位芭蕾演員,隻是沒著裝,手裏還提著送來的水果。我呆住了,沒有說話,等回過神來,奶奶已站在身邊,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幾絲頭發順著汗水貼著,奶奶笑著。我從口袋裏拿出紙巾遞給奶奶,奶奶笑得更加燦爛了。等奶奶別過身去,我的眼淚流了下來,奶奶卻突然轉身了,看見了正在哭的我,趕忙跑過來,問我發生了什麼,我連說著沒事。

在奶奶的執拗下,我先進了教室,可總有一個人影仍在窗口晃來晃去,我知道,是奶奶,她還是不放心,我裝著認真聽講,等過了十幾分鍾,人影離開,我趴在桌子上,淚又肆無忌憚地流出來了……奶奶又多站了十幾分鍾,又踮起了腳尖十幾分鍾……

時光流過,奶奶愈加矮小,需要踮起腳尖的時候也越來越多,可我長高了,長壯了,絕不要奶奶辛苦地踮起腳尖,我可以趴下來,奶奶踮起的腳尖不過是我身軀的高度。

【評點】文章由實到虛,兩代人的“踮起腳尖”隱含一種生命承續的象征意義,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曆史感。主旨表現奶奶對我的深切關愛。切合題意,中心突出;特別是寫奶奶踮起腳尖在教室窗外看我的鏡頭感情真摯,表現細膩,富有感染力。文章主體在描寫兩個畫麵,表達方式切換自然,語言大致流暢,符合記敘文文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