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日假期,趁著這個時間也和兒子好好拉近一下父子感情。

這邊薛家出了這一趟子事兒,那邊王仁被送回家,他媳婦兒一看,這半死不活的樣子,哭死了,再一問,才發現自個兒丈夫幹了那般蠢事兒,看來一門顯貴親戚他們是攀不上了。

接下來,薛夫人的葬禮也還算順利,薛老爺的身子也終於好了點兒,薛夫人下葬那天,薛老爺也為自己夫人的墳上撒了把土,心中暗念,老伴兒啊,你可等等我。

作者有話要說:好吧,這章黑王仁,我真的很討厭他,紅樓裏我沒幾個討厭的人,王夫人都隻是沒感覺而已,可這位,真心不知說什麼好,賣巧姐去妓院,這得多大仇啊,好在有劉姥姥。至於這種在葬禮上說風涼話的,我真心遇到過,我爺爺葬禮上就有著種,趁著喝點酒兒酒胡咧咧,唉

☆、第十六章 正文完

薛家兄弟此回丁憂也算徹底休息一回,況且自從兩年前回來薛螭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不對勁,有時候會某名奇妙的覺得疲累,又莫名覺得振奮,但這些畢竟是感覺,薛螭也沒有多在意,他本以為是上次受傷的緣故,但是私下去太醫院請教,太醫院院正說他並沒有問題,薛螭也就把這個問題放下了,在這些日子裏專心致誌和兒子培養感情去了。

蕭行天最近身體有些不好,他新皇初登,也虧的太上皇還在有幾位老臣可以暫時倚重,可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當初太上皇為他選定的老師,別的老臣蕭行天也不敢太過重用,以防他們倚老賣老,而自己這邊的人,畢竟還沒有幾個混到中心地位,他這個當皇帝的自然要辛苦一點。

而且他又為薛螭種下同命蠱,後宮什麼的也隻能是個擺設,當然為了堵悠悠之口,和後宮的辛勤送湯什麼的他得做出一副專心政事,無暇顧及後宮的樣子。皇後是個聰明人,皇後身後的黎氏家族是世代中立的一個家族,他家文臣武官皇後妃子都出過,也沒見他們多囂張跋扈,是一個十分能夠認清自家地位,明哲保身的家族,所以才有他黎家幾代不衰,要知道在前朝黎家就是底蘊比較深厚的大家族了。所以這樣家族教養出來的皇後自然是聰明人,她為蕭行天生有嫡子,蕭行天對她雖無愛,但也頗為敬重她,要知道,蕭行天在當王爺時候侍妾就不少,甚至在他遇到薛螭之前就有皇帝賜下的倆位侍妾和一位側妃,更別說後來他隱形儲君的地位所有的妃妾……所以薛螭每日糾結他倆的關係並無多大必要,這種時代,有些本來就是必須的,有些也是分得很清的。

但是這樣的“冷淡”的皇帝怎麼能滿足有些希望靠女兒獲寵的人家呢,所以禮部尚書與幾位老臣奏請新帝選秀,其實也寸,時下正是三年大選之期(諸位就別計較時間什麼的了,我本人都已經暈死了,劇情需要嘛。),新皇年輕有為,自是入了很多人的眼,蕭行天雖然妃妾不少,但是皆因背景不是太高或是無子並沒有封太高品級,除了皇後育有嫡子之外,榮親王最早側妃劉氏有皇長子,封為淑妃,大公主之母婁氏因是最早跟蕭行天的人,所以得封昭儀,其餘的都是正四品以下,所以許多人自然是動了心思,比如靠自己家女兒的身份怎麼不混個九嬪等等等等,所以大肆巴結老臣,各方活動,鼓動皇帝選秀。蕭行天初登帝位,太上皇尚在,還沒有徹底穩固,不能和有些朝臣,比如甚至是以前支持前皇後的餘黨翻臉,縱使他心中不願,但是選秀勢在必行了。

薛家自然也是知道這些的,不過與他們沒關係,他們家要守孝的,而且薛寶琴也已經與梅翰林之子訂了親,所以這選秀一事,他家連個醬油黨的機會都沒有,不過寶釵那裏倒是還有事兒幹,景遠有個遠方堂妹要選秀,來了京城自然住在永安侯府,寶釵得好好照料著人家,選上選不上是一回事,這個堂妹是景遠本家的姑娘,這麼多年景遠和他叔父與本家走的比較遠,這也是趁這回機會,拉近一下關係,景遠已經封侯,他和本家又沒有特別大的矛盾,結親總比結怨要好很多,所以寶釵和景遠還有景遠叔父商量過,這個女孩子就被景家本家和景遠的默認下送到永安侯府待選,以待下一年的選秀。

薛螭在家裏和兒子培養感情,薛璟小朋友畢竟還小,正是愛玩的年紀,今年薛家的年也過不了太熱鬧,所以薛螭在正月十五的時候讓兒子騎在自己脖子上去看花燈,後邊跟著薛蟠領著自家兒子,探春在家裏照顧有身孕的周氏,這兩對父子出去玩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