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番外(3 / 3)

楊箏和安少夫人常進宮去陪薑言意,都是喝過她做的可樂的,知道那些傳謠的大臣的惡心用意。

楊箏氣得拍桌子:“他們說肥崽茶是施了邪術的妖水就是妖水了?先前不是說娘娘你煉丹麼?這一會兒一個話風,也是有臉嚷嚷,是想把自家女兒也強塞進宮,偏偏要打個為了陛下子嗣著想的名頭,這文人一張嘴,是把屎都說成香的。”

安少夫人不如楊箏口直心快,但也安永元說了朝堂上那幫大臣以封朔沒有子嗣、薑言意煉妖水居心不良為由,嚷著要選秀充盈後宮,她塞給薑言意一張方子,苦口婆心道:“我當初照這方子喝了兩回,就懷上了,娘娘你也試試。”

楊箏看到安少夫人給方子,一拍腦袋想起她進宮前,楚老夫人也給了張方子讓她帶給薑言意,趕緊從袖袋裏翻出來道:“祖母也讓我帶了張方子給你。”

拿著兩張調理身子的方,薑言意頗為無奈。

她和封朔成婚不到一年,二人本來也不急,大臣們第一次上折子讓選秀,封朔意識到子嗣就是那群大臣冠冕堂皇讓他選秀的理由,便一直想跟薑言意有個孩子。

奈何薑言意肚子始終沒動靜,太醫隔三差五又來給她把脈調理身子,她自在膳食上也十分注意溫養,太醫都說她身體很好。封朔聞過有男子不育的,也背著薑言意讓太醫把過脈,太醫直言他身體康健,絕無子嗣之憂。

他不知從哪兒來的偏方,每次把薑言意折騰完,都埋在裏麵不肯出來,說這樣有利於受孕,隻不過努力了多次依然無。

*****

封朔在朝堂上用強硬手段把起哄的大臣鎮壓了下去,他擔心薑言意一個人在宮裏煩悶,特意讓她回楚家去住幾天散散心。

薑言意也想回去看看楚老夫人,省得她老人家為她擔心。

楚家除了多了一個女主人,一切都是原樣。

楚家大房孫楚念安已經快兩歲了,白白嫩嫩一個小胖墩兒,走起路來一搖一晃的,偏偏又愛到處跑,嬤成天跟在他屁股後麵,生怕他不小心磕著絆著。

楚老夫人讓她多抱抱念安小胖墩兒,說沾點孩子緣,指不定回去就有了。

薑言意原本對孩子沒過分期待,但抱起香香軟軟的小胖墩兒,看他胖爪子抓著一塊糕,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聲氣喚她姑姑,又覺著心都萌化了。

薛氏看著楚念安,也是笑得合不攏嘴,楚念安吃糕點糊了滿身,她也半點不介懷地把孩子抱過去,用手絹仔細給楚念安擦胖爪子,看得出她是心喜歡這個孩子,權當是親生的在養。

薛氏在為人處世這一塊素來周到,在楊箏進門後就交出了執掌中饋的權利,專心幫薑言意打理生意,大房的錢財進項如今主要靠薛氏,劉氏母子在楚家徹底沒了話語權,萬不敢再苛待薛氏,反倒是上趕著巴結。

楊箏也是個旁人對她好一分、她就待人十分好的子,同薛氏相處甚是和睦。

楚承茂一成婚,楚淑寶和楚嘉寶也得準備議親了,楚老夫人要心的事一籮筐,兩個小姑娘倒沒把婚姻大事放心上,隻說一切憑家裏做主,私底下則一門心思撲在了胭脂生意上。

楚淑寶的胭脂生意越做越大,在京城開了好幾家鋪子,又因為薑言意的關係結識了專做胭脂的趙家,同趙家成了生意上的盟友。薑言意此番回楚家,她們姐妹二人了薑言意不少關於生意上的事。

薑言意最掛念的,自然是楚言歸。

薑夫人去後,她感覺到這個孩子一直找不到歸屬感。

她特意讓沉魚給大門那邊傳了話,讓楚言歸下朝回來就告她一聲,但楚言歸直到天黑都沒歸家,隻讓一個酒樓的小廝回來傳話,說他同幾位同僚有約,不回來用飯。

薑言意同楚家人一道用了晚飯,楚家人都白封朔讓薑言意回來就是讓她散心的,因此席間對朝臣汙蔑她施壓封朔選秀一事隻字未提。

晚間薑言意回了自個兒院子裏,才讓封朔派給她的暗衛去查楚言歸的行蹤。

以她對楚言歸的了解,楚言歸可不是個會同人結交、相約去酒樓用飯的子。在她剛被朝臣彈劾過的風口浪尖上,楚言歸突然反常,肯定事出有因。

***

亥剛至,楚言歸的馬車回了楚府,他進府門,門房就畢恭畢敬道:“五少爺,娘娘回府省親了,讓您歸了去紫檀苑一趟。”

紫檀苑是薑言意在楚家的院子。

楚言歸一手負在身後,寬大的朝服穿在他身上顯得有些清瘦,府門前高掛的燈籠在他清雋俊雅的麵容上灑下一層昏黃的柔光,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斯文無害了些。

楚言歸點頭道:“我知了,跟同僚喝了幾杯,身上有酒氣,我回院子裏換身衣裳再去看阿姐。”

門房連聲應是。

楚言歸走出幾步他再抬起頭來,卻瞧見楚言歸負在身後的那隻衣袖上有不少血跡。

那血星星點點的,不像是楚言歸的,而像是旁人的血噴灑到了他袖子上。

。您提供大神團子來襲的邊關小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