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言意被鸚鵡逗樂了,她接過籠子,再次向封朔道了謝,又問“不知王爺想吃些什麼?” 封朔見她似乎挺喜歡著鸚鵡,唇角也不著痕跡勾了勾,瞥了一眼裱在牆上的菜單道:“來個羊肉鍋子。” 薑言意給他添了茶,忙去廚房弄鍋子。 高湯是一早就吊好了的,舀入鍋中衝滾水就行。鍋子底部放了燒紅的銀炭,這樣即使端上了桌,鍋子裏的湯也會一直沸騰。 她弄這些的時候,李廚子問了聲是什麼鍋,薑言意一答羊肉鍋,李廚子就手法極快地幫她片出一斤羊肉來,切得不薄不厚,正是用來涮著吃的最佳厚度。 鍋子一端上桌,羊肉和各類配菜也擺了上去。 薑言意先前做的各類醬料在此時派上了用場,隻可惜腐『乳』還沒發酵好。 開中高端火鍋店,服務自然也得到位,自然不可能讓客人自己去打醬碟。 薑言意問:“王爺吃醬碟的口味是偏重還是偏淡?” 羊肉火鍋的醬碟講究一個“辛、辣、鹵、糟、鮮”,在這吃辣還不太盛行的古代,“辛”一般是用蒜蓉,“辣”則是茱萸。 封朔以前也吃過鍋子,但那時候他沒有味覺,根本辨不出入口的東西究竟好吃不好吃。 他道:“隨意即可。” 薑言意琢磨他這話,約莫就是不挑了。 她拿了一個精致的梨花形小碗,去陳列調料罐的櫃台前擱醬,先放『液』體的醬料,再放固體的醬料,順時針攪拌時不沾碗,這樣調出的醬料才不散不瀉。 調好醬碟,薑言意將醬碟捧回封朔桌前:“您慢用。” 銅鍋裏的水咕嚕咕嚕滾著,湯是清湯,鍋子上方升起蒙蒙白霧,浮在湯麵上的枸杞紅棗在這一刻好似落花一般,一旁的白頸瓷瓶裏還『插』著幾株嬌豔欲滴的木芙蓉。 桌與桌之間都用半人高的竹製屏風隔開,屏風上用竹篾編織了各類花鳥圖騰,細看雖說是粗糙了幾分,但在這邊陲之地開這麼一家館子,已頗有幾分“雅趣”。 封朔拿起木著,這才發現木著上也雕刻了修竹紋,還有一個篆體的“薑”字。 他打量擺上桌的碗碟,見大都塑形別致,打醬碟的小碗是梨花形,擺放菜品的盤子則是葉子形,碗盤外璧或是勺子柄上,也有一個篆體的“薑”字,顯然是在燒瓷時就繪上去的。 封朔原本隻是想隨便吃些,如今倒是真覺著這不起眼的小店頗有幾分意思。 他用加長的木著夾起一塊羊肉放進鍋裏,涮好後放進醬碟裏蘸醬,入口的瞬間,愣了許久。 鍋底的湯約莫是用老母雞吊的,但沒有一點雞肉味,隻餘鮮味,羊肉有些微膻,裹上醬料後入口,五味在舌尖綻開,直叫人回味無窮。 他突然明白為何權貴都喜歡吃這古董羹了。 薑言意在這時又端了兩個盤子上來,兩盤都綠油油的,一盤是香菜,一盤是茼蒿。 她笑道:“這是小店今日開業贈的配菜。” 吃羊肉鍋子涮點香菜或茼蒿,這時行家都懂的搭配,不過有的食客不喜食香菜,有的食客又頗好這一口,薑言意索『性』把兩盤都端上來了。 封朔看了看兩盤綠油油的菜,眉頭下意識就要皺起,不過也沒說什麼,隻遲疑點了下頭。 薑言意一貫是看不懂這位大佬心思的,招待完他,又去別桌上菜。 她雖然讓賣糖葫蘆的小販幫自己宣傳了好幾天,但今日開業,進店用飯的客人還是不太樂觀。 馬上就要到飯點了,她店裏一共隻有五桌客人。 前來要糖葫蘆的孩童倒是不少,不過既然能被一串糖葫蘆哄到這裏來,家中也都不富裕,自然沒那個閑錢下館子吃火鍋。 薑言意買的三把糖葫蘆就放在櫃台處,她見孩童們一直圍著不走,想著反正是花在營銷上的銀子,就一人發了一串糖葫蘆。 孩童們這才喜笑顏開離去。 趙頭兒坐在櫃台後麵幫她看賬,見狀直搖頭:“你這做生意的,還沒賺錢就先賠錢了。” 薑言意不好意思笑了笑:“先把名氣打出去嘛。” 之前看熱鬧的人雖多,但就跟薑言意先前擔心的一樣,羊肉鍋子不便宜,那些有錢吃羊肉的,都有自己信賴的老店,或是自家府上的廚子手藝就不錯,不會這般輕易就把錢砸進她店裏。 趙頭兒光是看這店鋪的陳設,就知道她花了多少銀子在裏麵。 怕薑言意難過,他道:“開館子不是這麼容易的,都有個起伏的過程,下次休沐我跟老李約幾個軍營裏的老友過來。” 他們在軍中的老友,再不濟手底下也管著百來十號人了,吃個鍋子的錢肯定是有的。 薑言意知道趙頭兒是怕自己這生意做不下去,到時候回不了本,她心中感激:“多謝趙叔好意,但哪能一直麻煩您和師父,我既決定在這裏開店,肯定就想好了這些的。” 她去後院,讓兩個火頭軍幫自己把燒烤架搬到鋪子門口,燃上銀炭。 趙頭兒不解:“你這是做什麼?” 他活這麼大歲數,還沒見過這樣的爐灶,不過瞧著應該是用來烤東西的 薑言意正用棕樹葉做成的扇子催風讓銀炭燃得更旺些,她一邊扇一邊道:“用來做炙肉的。” 古人管烤肉叫炙肉。 趙頭兒聽了暗自搖頭,心說這閨女不懂行,開館子什麼都買什麼都做,那肯定是不行的,到頭來反一樣也做不好,賠了口碑。 但今日是薑言意鋪子開業的日子,薑言意眼下幹勁兒又足,他也不好說不吉利的話。 炭火已經生了起來,薑言意快步走進廚房,從櫥櫃裏找出前些天就削好的竹簽子。 李廚子聽說她想烤肉,也跟趙頭兒一樣覺著不可行,但拗不過薑言意,看她一個人忙前忙後又於心不忍,隻得幫她切起了小塊羊肉。 秋葵在前麵的店裏守著,以便食客們要求添茶水或是要加菜。 薑言意手腳麻利串好幾簽子羊肉,拿上自製的辣椒麵和孜然粉去外邊開始烤肉。 這個時代雖然辣椒還沒被搬上餐桌,但孜然已經是大眾所知的香料,不過在這裏被叫做“枯茗”。 孜然跟烤肉那是絕配,再撒上一點辣椒粉,香味簡直能飄出一條街去。 當街烤肉串,視覺和味覺上的雙重衝擊引得不少行人駐足。 等肉烤得七分熟時,薑言意撒上孜然和辣椒,那股香味直往人鼻尖裏鑽,把肚子的饞蟲一同勾了起來。 很快就有人上前問薑言意:“你這炙肉怎麼賣的?” 薑言意道:“小店今日開業,這炙肉不賣,進店吃鍋子,免費送五串炙肉。” 不管什麼時代,“免費”兩個字總能最快地擊垮顧客的心理防線。 那人見薑言意烤的炙肉分量足,還一連送五串,頓覺就算她這裏的鍋子味道差強人意,那也值了,抬腳就往店內走:“給我來個古董羹,炙肉快些拿上來。” “好嘞,您裏邊請。” 這才開始烤就招徠了一位顧客,薑言意心中高興,臉上笑容也燦爛了起來。 裏麵的食客聽見她說免費送炙肉,原本就被那味道勾得不行,趕緊喊了聲:“掌櫃的,咱們這桌的炙肉可還沒上!” 薑言意回道:“正烤著呢!一會兒就給您端上來!” 虧得今日過來的火頭軍多,不缺人手,薑言意趕緊讓幾個火頭軍去後院幫忙多串些肉串過來。 坐在另一桌的封朔也聞到了烤肉香,不過礙於身份,他自是不可能像那桌的食客那般嚷嚷出來,隻往外瞥了一眼。 一名火頭軍正端著薑言意剛烤好的肉走進店內,不期然撞見封朔的視線,他端著托盤的手就是一抖,腳下轉了個彎,往封朔這桌送來了:“大……大將軍,您……您請用。” 方才喊話的那桌,食客見烤肉端去了另一桌,正想嚷嚷,瞧見坐在那一桌的是封朔時,果斷閉嘴了。 從遼南王嘴邊搶肉吃,他還沒這個膽子。 趙頭兒坐在櫃台後麵,見薑言意真用這法子攬到了客,但一聽那傻閨女說炙肉是送的,心中頓覺血虧,不過多一位客人就能多回點本錢,他還是熱絡迎了上去。 問清食客想吃什麼鍋子,就讓臨時跑堂的火頭軍去廚房給李廚子傳話,秋葵則拎著茶壺上前去添茶。 食客瞧著桌子之間都被隔開,仿佛是個簡易的包間,碗盤又設計得精巧別致,原本是衝著炙肉來的,也因這些小物件對這家店增了幾分好感。 因為薑言意當街烤肉的『騷』『操』作,加上孜然粉和辣椒麵這等外掛,前來詢問的人越來越多,還沒到午時,店裏就已經座無虛席。 裏麵一熱鬧,外邊瞧著店中生意紅火,食客們潛意識裏就覺著這家店味道一定不錯,聞著勾人的炙肉味,再一聽這肉串是吃鍋子送,排隊等都樂意了。 路過的達官顯貴見此盛況,難免也起了嚐鮮的心思,又不願多等,便留下丫鬟小廝在此候著,把鍋子打包拿回府上去吃。 薑言意的辣椒麵不多,往肉串上灑得也很少,畢竟古人可能還不太習慣吃太辛辣的東西。 但有好幾桌食客吃了免費贈送的烤肉串,花銀子買都要再來一份。 薑言意瞬間覺得,古人吃辣這一塊肯定有市場,她現在隻恨自己的辣椒太少了。 也虧得今日火頭營來了十幾個火頭軍,店裏不管怎麼都忙得過來,傳菜的上菜的收拾桌子的,半點不耽擱。 薑言意在外邊烤肉串,後院也有火頭軍幫她串肉串,到後麵,不僅羊肉不夠了,竹簽子也不夠了。 竹簽子倒是好說,她店裏人手夠,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