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計安天下(3 / 3)

那上官進也確實如馮瓚所言,是蜀軍中的一個無名小輩,既無勇又無謀,野心倒是不小,看到時勢混亂,聽說是“時勢造英雄”,他也想乘機撈一把,散盡了家財,邀集了一群市井流氓地痞,大杯酒大塊肉的吃了幾頓,在喝得酒酣耳熱之後,攘臂高喊道:“弟兄們!趙爍倚仗人多勢眾,無端滅我蜀國。孟昶貪酒好色,死不足惜。但我蜀中百姓是好欺負的嗎?我上官進今日願與諸位同赴國難,驅逐宋兵,重建蜀國!”哪些地痞們也就齊聲起哄,這樣就鬧了起來。如今聽說梓州來了不少人馬,早自慌了,帶著這幫子人來到城郊遠遠的駐紮,不敢攻城。

馮瓚見了,這分明是膽怯,於是一麵密令百姓戎裝登上城牆以壯軍威,一麵加緊催促成都發兵,第三日,得知成都援兵即將抵達,即令城上士兵金鼓齊鳴,大有出城邀戰之勢,城下賊兵正在人心惶惶,準備應戰,忽然後麵成都大軍突然殺到,城內守軍也大開城門衝殺出來,這上官進本來就不是個將才,加上這群烏合之眾,一時之間不知如何駕馭,亂作一團,被宋軍裏外夾擊隻好四散奔逃。馮瓚一麵招撫散兵,一麵追殺上官進,不一時,已有將士提了上官進的首級獻上,馮瓚即令將之掛在高竿示眾,下令停止殺戮,招集敗兵,向他們宣稱:“爾等皆是無辜黎庶,被上官進脅迫而來的,本官一律既往不咎,願留者可編入我軍,不願留者即日發給盤纏川資,讓你們立即歸家。”那些烏合之眾聽了,無不叩頭如搗蒜,齊呼萬歲。

當時有一千多原是散兵遊勇無家可歸的,即編入宋軍,其餘的都各自歸家,這樣一來,梓州的局勢平定了,也增強了守軍的兵力。但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而且鬧得更大。

按皇上旨諭,“數萬歸降的蜀軍兵將,一律前往開封接受整編,行前各按等級發給五千至三萬錢作費用。”但王全斌和屬下僚屬卻貪得無厭,倚仗著山高皇帝遠,依舊照貪不誤,把這些錢減半發給,更加上下麵層層盤剝,到了蜀軍兵將手中已是所剩無幾了。蜀兵憤怨,又生叛意,行至綿州把幾個縣城劫掠一空,推舉舊將全師雄為首領,打起“興國軍”的旗號反宋,一時之間竟聚集了十多萬人之眾。王全斌聞訊,忙令馬軍都監朱光緒前往招撫。

這個朱光緒來到綿州,並不在意招撫,因得知全師雄家小盡在鹽亭,便移師襲取鹽亭,將全師雄一家大小誅殺殆盡,掠盡家財。全師雄大怒,率眾急攻綿州。幸得綿州守將崔彥進憑著堅城拒守,急切難下,全師雄轉又率眾攻襲彭州,彭州兵少,無力抗衡,為全師雄所破,為了泄忿,全師雄把宋軍搜殺殆盡,一個不留。遂踞彭州為點,發號施令,號召蜀人抗宋,由於宋軍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一時間,有十多個州縣群起響應,聲勢大振,全師雄乘勢建朝廷 ,委官吏,自號“興蜀大王”,封置節度使二十餘人,分據要害,擾襲宋軍,王全斌令崔彥進,高彥暉各領本部人馬分道*,無奈此時宋師已是將驕兵惰,而叛軍卻氣勢如虹,兩軍相交,宋軍屢戰屢敗,高彥暉還抱有輕敵之心,率軍偷襲全師雄中軍,被全師雄殺得七零八落,高彥暉為亂軍所殺。

全師雄得勢不饒人,趁勢分兵?據劍閣棧道,沿江置寨駐軍,口口聲聲要攻取成都,這時,依附叛亂的已有二十多個州縣,宋軍與朝廷北方通道被截,郵信不通,軍心惶惶,王全斌等將領亦惶恐難安矣。

太平興國四年八月,夜間,突然不見了太祖趙爍的蹤跡。

這正是:若使全斌大理去,西南必定亂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