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段(2 / 3)

德比--Derby一個出自英國小城德比郡的單詞,德比通常代表兩隊位於同一城市或鄰近地區的球隊的比賽。

自從中國媒體學會了這一個舶來詞語之後,就開始無限複製這個詞語的各種版本的意思,城市德比,國家德比,各種德比戰層出不窮,徹底的開發了這個單詞全方位的意思。

從YAO明和王治誌在NBA會麵的那一天起,NBA裏就多了一種戰爭,叫“中國德比”。中國媒體很喜歡這種叫法,他們會對每一次中國球員之間的碰撞描寫的細致入微到每個人擦汗的動作。更不用說誰來一次蓋帽或者一次準確的中投,如果能有扣籃的話,估計每個操縱筆杆子的人都會把這一刻描繪的有如天神下凡一般。===

這就是一種近乎病態的宣傳手法,哪怕雙方的地位和位置都不對等,那這些媒體也會把這場比賽扣上“中國德比”的帽子,如果一方表現出色,那就是威震聯盟,喝令諸侯了。

當“太空易”在一場比賽裏拿下二十幾分的時候,幾乎大半的中國媒體都統一了自己的口徑一致歡呼易帝王朝即將在雄鹿隊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但一個賽季後離開雄鹿的卻是媒體一致力捧的時代開創者,這簡直就是一個諷刺。

歸根究底,這就是因為在這裏世界籃球最高水平的聯盟裏太少有中國人的出現,所以每一次有兩個中國人同時出現時,總會讓關心籃球的國人神經高度集中。不管比賽好看與否,他們都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球迷的願望永遠很單純。

大家就會用放大鏡一般的目光去關注這一兩個人的身影,不光是關心他們比賽的成績,連場外的新聞都沒人願意放過,幾乎就是恨不得能把他們換衣服洗澡上床睡覺,打呼嚕磨牙吧唧嘴的模樣都寫進自己的文章裏。

現在林一的橫空出世,讓大家報道的目標又多了一個,這場即將碰麵的對撞,讓所有人的神經再次上升到一個興奮點。雖然範靈並不認為這是一場兩個中國人的對抗,兩個都還沒擺脫新秀合同的人,都還不是每支球隊的絕對核心,這怎麼可能算得上顛峰對決,但她也隻能無奈的服從國內的指揮。

看著範靈帶給自己的厚後一疊報紙,林一一邊吃東西一邊翻看著,不過很快林一就開始後悔為什麼要選擇在喝東西的時候看報紙了。

“兩個中國十九歲天才少年的第一次碰撞”、“中國新一代內線的對壘”、“中國移動長城再現NBA”,一連串讓林一直接噴出嘴中純淨水的標題,無敵到讓人沒語言的標題黨!林一發覺自己已經被這些標題打擊的是外焦裏嫩了。

“呃,你確定他真是十九歲嗎?”林一雖然不怎麼太關心新聞,但聯盟裏的這些風言***他還是有所耳聞,關於某人的年齡問題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改年齡這習慣,在國內已經是屢見不鮮。

“這個嘛,你就當他十九歲好啦,反正是打球又不是相親。”範靈也不知道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她也隻能無奈的扶住自己的額頭,盡量不要和林一樣被題目雷昏掉,這些同行誇大其詞的水平,她自己在國內也已經見識過了。

能把一個平常的補扣寫成原地起跳外加空中旋轉720度接單臂回旋戰斧式灌籃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體育記者的筆和男人的嘴幾乎快要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兩樣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