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並不姓西,就好像妲己不姓妲,妹喜並不姓妹一樣,怪哉,為啥古代美女的名字和外國佬有得一拚,喜歡姓名倒錯?西施,姓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在浙江諸暨苧蘿山下一個農夫的家裏,苧蘿山下有兩個村落,分別叫做西村和東村,西施,就是住在西村的施小姐施大美女是也。
西施從小就以美貌聞名,她到底有多美?你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你想要她有多美就有多美,所有關於美的詞語用在她身上都不為過。有一位風流才子蘇東坡先生是這樣讚歎西施的美貌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意思是說,對於一般美女而言,化妝是一門技術,搞不好就成一醜女,而對於西施這樣的超級美女而言,無論你怎麼化,她都是美的。
西施所在的村落還有另外一位美女叫鄭旦,她後來與西施一並選入宮中,加以訓練獻給吳王。除了美貌比西施稍遜一籌之外,鄭旦也算是一位巾幗英雄,她肩負的是與西施同樣的使命,可是她遠沒有西施女士那麼幸運,她隻能作為西施女士的陪襯,甚至連陪襯都談不上,我們隻知道西施,鄭旦是誰很少有人知道。
西施和鄭旦比鄰而居,兩個美女情同姐妹,形影不離。她們每天都會去附近的溪邊浣紗,也就是洗衣服,她們的美貌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於是與西施有關的美麗傳說“沉魚”應運而生。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恰恰這一天鄭旦有事外出,西施隻好一個人到溪邊浣紗。衣服洗完後,西施就把溪水當作鏡子,對自己進行梳妝打扮,她對溪水中的自己的倒影驚歎不已,她從來沒有發覺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這時候,一條金色的魚兒鑽到了水麵,無意之中看見了西施的倒影,於是就忘記了時間,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河底,也死在了河裏。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魚也風流。很快,這個故事傳遍了西村,苧蘿山第一美女的桂冠自然而然落在了西施的頭上。真是造化弄人,假使那天鄭旦與西施一起浣紗,沉魚的美名說不定就會落在鄭旦身上,至少會與西施平分秋色,但結果是西施把鄭旦遠遠的甩在了後麵。
西施既然成了第一美女,那麼她的一切言行舉止在別人看來都是美的,甚至是人們爭相模仿的典範,於是又傳出了東施效顰的笑話。西施小姐不知道得了啥子病,是胃下垂還是胃潰瘍我們不知道,隻知道她常常捂著胸口,皺著眉頭,一副痛苦難當的模樣。奇怪的是,每當這個時候卻是西施最美的時刻,具體原因我也說不清。於是,東村的一位恐龍級別的醜女東施像是學到了美麗秘笈一般,興奮的想,原來美麗這麼簡單,你不是捧心嗎?我也捧心。你不是皺眉嗎?我也皺眉。東施學著西施的樣子在自己村裏走了一圈,原本以為可以得到與西施一樣的讚美聲,不料,見一人嚇跑一個,見倆嚇跑一雙,最後把自己的老公都嚇暈了。
——是為笑話,同時也告訴我們,盲目崇拜別人是沒有好結果的。
公元前491年,西村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西村的第一美女西施和第二美女鄭旦同時被越王勾踐看中,要選入宮去。然而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六年後她們將以女間諜的身份踏入異國他鄉,幹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西施女士出生的時代為春秋末期,春秋無義戰,用這話來形容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關係再恰當不過。春秋時期的戰爭毫無正義可言,各國常常為了芝麻一點的小事,比如一個女人、一片土地或者一個寶物什麼的而大動幹戈。越國的勾踐先生看著別人都在大戰,自己心裏也癢癢的,於是和對麵的吳國大幹了一戰,結果潰不成軍,勾踐先生走投無路,隻好投降。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範蠡都被抓了起來,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