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總監的誘受>

1chapter1 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4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頃刻之間,山搖地動、山崩地裂,殘垣斷壁、哀鴻遍野……

半個小時後電力通訊恢複了正常,鄰省C市科技大學的附屬醫院立馬便派出了五十名醫務人員前往汶川災區搶救受難民眾,同行的就有剛入醫院實習的醫生蘇亦城。

蘇亦城出生在醫學世家,從祖父輩起就是醫生了,隻是去年的一次車禍奪取了父親的性命,從此他就與母親相依為命。

說是相依為命有些過,因為他的母親是附屬醫院的外科主任,家境也蠻好的,隻是沒了父親,有些淒冷罷了。

由於道路被毀壞,救援部隊趕到災區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淩晨兩點了,電力受損,沒有任何電燈照明,救災人員隻能用手電或是蠟燭來照亮這片淒楚的土地。蘇亦城從車上下來後便隨同一個護士提著急救藥箱趕往了人群密集的地方,廢了好大一番勁兒才疏散不斷哭號的人,適才開始為傷者治療。

如今這裏的房屋都已倒塌,夜間的冷風毫無阻擋地吹襲而來,將臨時搭建的帳篷吹得搖搖欲墜,更有少許夾雜著破敗之味的風透過帳篷縫隙鑽了進來。一旁的護士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蘇亦城起了憐香惜玉之心,立馬將身上的白大褂脫了下來遞到小護士手裏,小護士不好意思拿,拒絕了很久才扭捏地接過披在自己的身上。

望著燭光下不斷忙碌的蘇亦城,小護士臉紅了。

白天下了一場不小的雨,此刻地麵上還有些溼潤的痕跡,明明滅滅的燭光和手電的光在泥沼中閃現著,將原本就無比淒涼的汶川勾勒得更加令人心疼了。街道上混凝土塊堆積如山,一個個焦急的身影穿梭在亂石之中,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盡管大家心裏都著急想要救出被埋在碎屑中的人,但卻都不出一語,皆是以沉默和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

——大家都知道,少說一句話就是多保存一份體力,但凡多一份體力,就多了一份生的希望。

將帳篷內的幾名受傷民眾安排妥貼之後,蘇亦城帶著護士來到了另一個傷員安置點,如此循環了三趟,待兩人趕往第四處時已是破曉。

熬了一個晚上,眼睛裏開始泛起血絲,蘇亦城癱坐在地上無力地喘氣,望著趴在一方被折斷的朽木上呼呼睡去的護士,蘇亦城無奈地歎了口氣——不知今天會挖出多少人來,眼下就還有幾十個人沒有顧及到,照這樣下去,他非得累死不可。

兀自感慨了一會兒後又起身開始工作,這次他要救的人,是昨天晚上的幾倍。

下午的時候營救人員從幾塊水泥板下麵救出了一個小女孩,送到蘇亦城跟前時已經奄奄一息了,左臂被生生壓斷,還有不少碎屑鑲嵌在肉裏,瞧著就叫人揪心。

蘇亦城將小女孩放平,用生理鹽水清洗了一遍傷口,隨即拿出鑷子小心翼翼地在傷口之中尋找著細微的石屑沫子,透著寒光的鑷子在紅嫩的肉中來回穿梭,泛白的皮肉已經流不出一滴血來,可是生命力卻極強,至少蘇亦城感覺到了,這個女孩在顫唞。

然而,盡管如此,小女孩從頭到尾都沒有一聲叫喚,連眼淚都不曾流出一滴。這樣的堅強讓所以醫務人員都為之一震,但更多的是心酸。

——原本燦爛的童年,卻是要經曆這樣悲慘的命運,就算再嬌豔的花朵,也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冰雹砸傷。

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將傷口中的東西清理幹淨,緊接著又是給她接骨上石膏,一係列程序結束後蘇亦城也已經累到了極致,不吃不喝地熬了一個日夜,終於有些力不從心了。

這時,一個老婦人手捧著兩個燒洋芋顫顫巍巍地來到蘇亦城的身邊,枯竭的雙手並著手中的東西哆嗦著遞了過去,聲音有些嘶啞:“把這些吃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這無疑是雪中送炭,蘇亦城咽了口口水,什麼都沒想地道了聲謝後就接過洋芋啃了起來,樣子極其狼狽。

老婦人在他的身旁尋了個空地兒坐下,那身破爛不堪的衣裳頓時與他的襯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雙空茫的眼睛望著遠方,似是在思索著些什麼,良久才開口說話:“不知幺兒今天會回來不,說好了隻去買幾個雞蛋的,結果一去就是一天。”

將將把第二個洋芋喂到嘴裏,蘇亦城就愣了下來,隻聽老婦人歎息道:“他最喜歡吃燒洋芋了,我給他燒了十幾個,可是他就是不回家來吃。昨天房子倒塌時我恰巧在田裏幹活,怕幺兒回來了餓肚子,特意爬到廢堆裏去找洋芋,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幾個沒有被壓裂的洋芋。”

蘇亦城停止了咀嚼,他靜靜地看著手中的半個洋芋,心裏登時就明白過來了,這一定是她為自己的兒子準備的。

老婦人的鬢角已經花白,此刻在夕陽的餘暉下越發顯得滄桑,沒有一絲神色的眸子中不知何時盈滿了晶瑩的淚花,隻要輕輕一眨就可墜落下來。

然而它終究是沒有墜落下來。

蘇亦城驀地湧起一股酸澀之感,四下打量了一番,發現這樣的老人有很多,而他們的孩子也都在這場大地震遇難,或是在逃跑的時候被墜落的混泥土砸死,或是在救人的時候死去。或許還有活著的,而他們正在廢墟中待著等待著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