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年級的圓圓今天要準備過一個有意義的星期天。爸爸媽媽都沒有放假,方方起床後叫圓圓一起到外婆家去,圓圓不去,她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去外婆家。
昨天放晚學時,喬老師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業,作業的內容是,每個學生在星期天要替爸爸媽媽做一件事,但一定要是力所能及的事。老師的出發點是要學生從小培養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和勞動能力。圓圓昨晚睡覺時就想好了,星期天她要做兩件事,一是要把樓上樓下所有房間拖擦一遍,二是要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換下來洗好,家裏如果還有誰換下的髒衣服,也一起洗好。圓圓沒有把打算告訴爸爸媽媽,她要給他們一個驚喜。
姐姐去外婆家後,圓圓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按計劃,第一件事是拖地。拖地之前,她想起了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先要用熱水浸泡。她雖然不懂用洗衣粉洗衣服是化學反應的過程,但她知道衣服浸泡後容易洗幹淨。她把自己換下來的衣服都放在塑料腳盆裏,她發現媽媽有一件穿過的夾襖,爸爸也有一件穿過的西裝掛在衣架上,不知道要不要洗。但她認為洗了總比不洗好,她就把媽媽的夾襖、爸爸的西服一起放到了盆裏,她擔心洗不幹淨,還多放了點洗衣粉,最後把熱水瓶裏的水倒進盆裏,因為衣服多,她足足倒了兩瓶水,才勉強把衣服浸沒。為了把所有的衣服浸透,她把腳盆裏的衣服翻動了幾次。由於水太燙,翻動時她就用手指捏著衣角翻動。衣服浸泡好後,便開始拖地。
拖地應該從哪裏開始呢,圓圓想起媽媽平時都是從樓上開始的。她就先從爸爸媽媽的房間拖起,從東到西把所有房間拖了個遍。在完成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她一共去衛生間衝洗了五次拖把。樓上的房間有三個是木地板,其餘都是地磚地麵。樓上所有的房間拖好時,圓圓已經累得腰酸背痛,她想,怪不得媽媽平時搞衛生總叫累。
樓上結束後,圓圓就扛著拖把來到樓下,她還是從東麵的房間拖起,把所有房間都拖了個遍,在拖樓下的時候,為了節約用水,她直接到水站上洗拖把。她覺得這種做法很聰明,到河裏洗拖把,既節約了水,又節約了時間,還省力氣。
拖好地後,時間已經接近中午。圓圓的肚子咕咕咕地叫了起來,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多活,她現在不僅累而且也餓了。她到碗櫃裏看看有沒有剩飯,運道不錯,碗櫃裏有一大碗早上吃剩的冷粥,中飯可以對付了。她想先吃點東西,然後再洗衣服,可一想不對,如果吃了中飯再洗衣服,時間就晚了,衣服可能會曬不幹。就先餓一會吧,洗完了衣服再吃中飯,這樣就定心了。主意已定,馬上行動。
淩晨下過一場雨,早上就雲開日出,這是個雨過天晴的好天氣。九月的天,藍藍的,偶爾有幾朵白雲飄過。空氣很新鮮,使人感到神清氣爽。稻田裏飄過來的風帶有清香味,深吸幾口,沁人心肺。圓圓今天特別開心,連跑路都蹦蹦跳跳的。
雖然已是秋天,但中午的太陽還很燎人。房屋後麵有了陰影,圓圓準備在屋後的陰影下洗衣。連衣帶水的盆子很重,她歇了幾次,通過幾番努力才總算把腳盆端到了屋後。
圓圓又拿了一隻空盆和一隻小矮凳,放好後坐在矮凳上開始洗衣服。洗衣服雖是一件極平常的事,但對第一次洗衣服的圓圓來說,就不是件簡單的事了。像每一個人第一次嚐試做某件事一樣,她有點好奇、興奮、激動,甚至還有點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