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段(2 / 2)

清婉進門便聽到戴二嬸說的這些事,她便天真好奇的問道:“嬸子,您是怎麼知道這些事兒的?”

戴二嬸爽氣的一笑,道:“嗨,不就是我那隔壁的老李家,他家的一個孫子在縣令府上當小廝,回來說的。不過說的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們那兒還有一個姑娘,是縣令夫人的貼身婢女,她說的可都是真的。”

清婉點點頭,不再說話。自從搬出來,他們才體會到,這裏日常花銷之大,若是每日隻出不進,怕是日子撐不了幾年。趁著幾日閑在家裏有空,清婉便又畫了幾個花樣子,讓清虹和清妍幫著去繡了。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035 定親

春暖花開之時,北疆漢子們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屢屢騷擾邊境百姓,戍邊大將軍傅子任對此聽之任之,並且上報朝廷的奏折寫著一切無異常!

若非那裏有皇帝親信,怕是那裏的一片區域都落入了北疆之手,他還蒙在鼓裏!楚白木對傅子任非常不滿,他想起楚銘宣自告奮勇的要去北疆,若真如老師說的那般,此子有勇有謀,幾年時間,該是可以取代傅子任對那裏的影響力!

如今,京城難民退去,三月花開,再讓他多待些日子吧。

恪親王府的王氏這幾日又開始不安分起來,前幾日她打聽到永寧侯府的長房嫡女鄭娟蘭,今年十四歲,被她母親教養的很好,年紀跟城兒也很是般配。永寧侯府在宮裏還有一個老太妃,家世上也是相配的,可楚銘宣沒有娶親,弟弟便不能娶!

正在她煩惱的時候,門口小廝來報說是她的娘家來人了。王氏想著自己母親許久沒有來看她了,麵上一喜便道:“快去,請到這邊來。”

⑨本⑨作⑨品⑨由⑨思⑨兔⑨在⑨線⑨閱⑨讀⑨網⑨友⑨整⑨理⑨上⑨傳⑨

小廝麻利的去了。

王氏的的父親是戶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兒,不大不小的很是尷尬,原本王氏的母親倒也沒指望女兒能夠嫁到皇家,對她的教養也不深刻,隻要能一般的管個家就成。

王劉氏見了女兒,便拉著她噓寒問暖起來:“女兒,王爺對你如何?”

王氏笑道:“娘,王爺待女兒很好,你們不用擔心。對了,宮裏貴人一切安好吧?”

王劉氏拍了拍女兒的手道:“好好,你不用擔心,她在宮裏有皇後護著,宮外有你這個恪親王妃的姑姑護著,怎麼能不好?”

王氏想起今日煩心事,見了母親便將之說了出來。

王劉氏聽後歎了口氣,緩緩道:“城哥兒是個娶親了,隻是那位未娶,倒是委屈城哥兒了。你是如何打算的。”

王氏心下也覺得自己委屈,她當初給恪親王做妾室,雖是家裏的意思,可到底她自己也是有一絲不甘心的,找了機會鬥到了前頭的周氏,自己當了王妃,心裏這才好過些。可算到底,她不過是繼室,那小雜種才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她在周氏那賤人的靈位前還要執妾禮!想想,心裏還是不甘心。

這幾年,她故意將楚銘宣養成那樣的性子,又不給他說親,便是不想讓他生下嫡長子!她想著,楚銘宣這麼胡鬧,到時候生下庶長子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隻是,這都這麼些年了,他也每個動靜,算起來,可真是讓她既擔心又有些期盼。

擔心的是他看透了她的意思,故意不留下種子;期盼著他的身體是不是有隱疾,這樣也就不用他費什麼力氣了,等到他三十歲的時候,爵位自然是城兒的。

王劉氏看著自己女兒問道:“你心裏是個什麼想法?”

王氏將下人屏退,又讓心腹去守著院子,四下無人這才對王劉氏說道:“娘,我想讓城哥兒繼承爵位,你是知道的,我本就是繼室,當年周氏的死——若是楚銘宣上位,定是饒不了我的,就算他發現不了,以後這王府也沒我和城哥兒什麼事兒了。我必須要掙一掙。”

“他不娶親,城哥兒也不能娶,到時候他沒有長子,城哥兒也不會有。”

王氏便道:“所以娘,我想給他定下一個不會生養的姑娘。”

王劉氏聽完之後,開始思索起來,想了半天也沒聽過京城的哪家姑娘時有這方麵的疾病的,她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終是沒有想出來,最後她無奈的對王氏道:“算了,城哥兒今年才十七,不急,我再回去幫你打聽打聽。”

王氏雖然有些失望,卻也隻得如此。

王劉氏有留著喝了點水,卻是腦子裏靈光一閃,道:“對了,我想起來,你二叔家裏有一位庶出的姑娘前幾年一個冬天落進了池子裏,當時人雖然救了上來,可卻是昏迷了好幾日。後來大夫診斷說,寒氣入體,怕是子嗣艱難。”

王氏眼神眯了眯,“隻說是子嗣艱難而已,不是生不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