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不死之草(1 / 3)

輾轉於莽莽紅塵中,世事滄桑,轉眼十年過去。

許澄杏已經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

孩子極其聰慧,模樣也益發清秀,且秉性淳厚,溫和謙恭,柳月夕倍感欣慰。

她不盼這孩子走上仕途,因為仕途凶險,且容易讓人迷失本性,誤入歧途,傅爾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隻願意孩子是一個懸壺濟世的大夫,純良溫厚,一如許厚天顏西樓。

隻是,這孩子漸漸長大,她這些年勤勉學來的醫術已然盡數被許澄杏掏空,如果希望孩子可以更上一層樓,隻能讓孩子去見顏西樓和曹語軒。雖然是身處粵北小城,但這座小城終究是廣東的北大門,來來往往的人多得不勝其數,顏西樓曹語軒的大名,她不時有所耳聞。隻是,她不太願意讓孩子去打擾那人平靜的生活,畢竟,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很多人,很多事,彼此牽念就好。不過,前人有雲“人間別久不成悲”,她還有什麼顧慮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日子在躊躇中過了一天又一天。

一個夏日的午後,柳月夕因為身體不適,讓許澄杏照看著涼茶鋪,自己進了裏屋歇息。

許澄杏見涼茶鋪裏客人稀少,便取了《本草綱目》,細細品讀。母親和她說過,《本草綱目》是醫藥巨典,裏麵有一個大夫終生都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

日光漸漸西斜,暑氣漸漸散去,街頭巷尾的榕樹綠蔭讓人打從心底多了一絲舒適的涼意。

一個中年男子走進普濟堂涼茶鋪,微笑著向許澄杏要了一碗涼茶。

目光溫和話音醇厚的男子微笑著問許澄杏:“這碗涼茶有什麼功效?”

許澄杏不亢不卑,“這是五花茶,可以清熱解毒,消暑祛濕,這夏日飲用,再合適不過。”

男子又問:“五花茶是哪五花?”

許澄杏回答:“金銀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和菊花!這五種藥材一處煎煮,味甘性微寒。你可以帶幾包我們普濟堂的五花茶藥包回去,這樣你就可以安心度夏了。”

男子依舊微笑,接過許澄杏遞上來的藥包。

藥包上再熟悉不過的娟秀字樣一躍入眼簾。

那是柳月夕的字,讓人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柳月夕的字。

顏西樓深深一歎,眼眸微濕,他眼望著許澄杏,“杏兒,你不記得哥哥了嗎?”

話才說完,顏西樓不由得自嘲一笑,許澄杏離開那會,也不過是一個兩三歲的孩童,他怎麼可能記得自己?

誰知許澄杏驚喜,“你是顏西樓哥哥?”

顏西樓驚訝,“你記得我?”

許澄杏微笑,“是母親經常和我提起,她說父親有一個義子,醫術精湛,仁心仁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大夫,她希望我將來可以拜您為師,做一個好大夫。沒有想到您就來了!真是太好了。”

顏西樓喟歎,“是啊,我來了,十年了,我是該來了。”

十年光陰容易過,來早了,內心的情愫沒有徹底沉澱,徒惹傷感而已;來晚了,辜負了故人的期盼。這十年,不早不晚,剛剛好。

許澄杏興匆匆的,“我去叫母親。”

顏西樓來不及阻攔,許澄杏已經進了裏屋。

顏西樓環顧涼茶鋪,不由得欣慰。

涼茶鋪雖小,但整齊潔淨,擺著的四張桌子上都放著一盒陳皮,苦口良藥之後的一點甘甜,那是柳月夕蘭心慧質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