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錢大人以為該怎麼辦?中原旱災不救了!或者從運河引水,就是對的嗎?”
“錢大人,你太頑固迂腐、自以為是了,你眼裏隻有戶部,沒有整個朝廷。”
“是娘娘偏聽偏信,剛愎自用,不接受諫言。”
錢明月一刻也不想看到這家夥:“好吧,你的建議本宮會慎重考慮的,這會兒沒你的事了,你退下吧。”
建極殿。
錢明月派人請來成國公夫人。
寒暄過家常後,錢明月說:“祖母,伯父性耿直,從不用惡意揣度同僚,往往被人利用。齊鈞然狡詐如狐,舉薦伯父做戶部侍郎,實則用伯父鉗製孫女。”
“伯父在臨清就多次忤逆聖人,聖人此番回來,與往日不同了,他羽翼已豐,未必能容臣子冒犯。”
“不如讓伯父去地方,免得哪日被人攛掇,觸怒聖人,讓孫女夾在中間為難。”
兒子回府就說皇後荒唐,皇後則要把兒子弄出京城。兒子生來倔強,皇後積威甚重,他們怕是誰都不肯讓誰了。罷了,她年紀大了,管不了兒孫的事情了。
成國公夫人:“娘娘目光長遠,思慮周全。”
錢明月又說:“那遼東行省按察使如何?隻是遼東冷了些。”
皇後問如何,是在跟她商量嗎?
成國公夫人說:“冷點兒就冷點兒,凍不死人。你外祖父就是遼東的,不也過得很好。”
“祖母若同意,孫女就讓人擬誥書了。”
於是,錢時重出任遼東按察使。
錢皇後把自己伯父弄出去了,這消息像笑話一樣,瞬間傳遍了關心朝局人的耳目。
徐太後樂得哈哈大笑,在錢明月去請安的時候,嘲諷她:“連自己親大伯都容不下,錢明月,你還能容下誰?”
錢明月反唇相譏:“心就這麼大,裝滿了自己的親人,還能裝下誰?朝堂事不勞太後娘娘操心,本宮臨朝已久,還沒出過什麼差錯。”
“把錢家人都弄出去,朝堂上誰還支持你。”
錢明月聳聳肩:他在朝中也不支持本宮啊!“太後娘娘謬矣,朝堂上沒幾個姓錢的,但政令依舊暢通。”
徐太後說:“政令暢通?有幾個跟你一心的?”
“你等著吧,皇帝打了勝仗回朝,他一定不甘心再做傀儡的。到時候朝堂上沒人支持你,你能有什麼好下場。”
錢明月笑:“哪個拿聖人做傀儡了?太後說得是自己吧。太後娘娘,本宮勸你好好回想一下做過什麼,待聖人回鑾,先除誰還不一定呢。”
離開慈寧宮,心卻再也不能平靜。
他本是名正言順的帝王,又經過科場和戰場證明了文韜武略,他此番回朝,必定是王者歸來。
他會不會對錢家動手?
錢明月勸自己不要上徐太後的當,可是,騙不了自己的心。從先帝托孤開始,她就知道會有一天,帝王專政之心與皇後臨朝之間的矛盾爆發。
若是現在就爆發,也不算什麼壞事。
到底相處那麼久,無形中已經建立了基本的信任。錢明月倒是覺得小皇帝不會上來就對自己磨刀霍霍,但她也要識趣地將朝政交還給他。
這麼算起來,把錢時重挪出京城在政治上是一步妙棋。空缺也不用急著填補了,交給小皇帝任用自己的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