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朝廷主將爭功(2 / 2)

庶人陸一見這陣勢,忙命令主力回來守城。

於是,與孫大喜和鄭安對峙的一萬殘兵倉皇回了青州城。

鄭安說:“不能讓他們回到城內,據地利而守,我們快追擊他們吧。”

孫大喜說:“朝廷兵馬人困馬乏,實在不宜驅使過度,還是再休養幾日吧,左右青州一座孤城,遲早被攻下來。”

鄭安回到營帳,清點了兵馬,夤夜出營,恰好發現孫大喜的營帳也人聲鼎沸,兵馬正在出動。

……

庶人陸在青州城急得團團轉:“無能!無能至極!當年本王三千兵馬能大破前朝三萬兵馬,怎麼到了現在,連個青州都出不去。”

當年青州大戰,是太宗皇帝智計百出,奮勇殺敵,也是前朝氣數已盡,官兵糧餉不足,毫無戰意,才能創下三千破三萬的傳奇。

可是現在,朝廷兵馬戰意正盛,青州這些草頭兵哪裏是對手!

但他從不會想自己的不足,也不會分析客觀優劣對比,就隻會埋怨底下的人不中用。

庶人陸拍案而起:“不行,本王要親自掛帥,把楊士釗和周方正的首級取回來。”

底下的人一個個俯首聽命,竟然沒有一個勸的,庶人陸無台階可退,罵道:“一個個廢物,隨本王去清點人馬。”

幕僚才如夢初醒:“不可啊,主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身份貴重,怎麼能親自督戰呢!”

庶人陸順著梯子下房,不再叫嚷著掛帥,繼續怒罵底下的人無用。

前麵有根據地要他去守,後麵有朝廷的追兵,青州主帥寇安成倉皇不已,最終命兒子寇建德帶兩千兵馬斷後,自己帶大軍回城。

寇建德在狹路口埋伏朝廷追兵,但雙方力量懸殊,不是智計能夠挽回的。他與兩千兵馬全部戰死,給寇安成回青州爭取了時間。

寇安成倉皇回到青州城,來不及為兒子落一滴淚,就被庶人陸派人捆了:“庸人!誤本王大事!”

庶人陸要殺寇安成,被眾人勸止,他們都知道,若沒有寇安成,青州隻怕不攻自破。

於是,庶人陸命令寇安成守城。與此同時,朝廷兵馬已經完成了對青州的合圍。

楊士釗、周方正召集孫大喜和鄭安,部署下一步戰局。

楊士釗說:“河南、安徽調來四十門大炮,大軍轉調遼東時,因為太重不好帶,都留了下來,勞役正往這邊運輸,還需幾日才能陸續到達。”

“這幾日,我們且圍而不攻,待到火器運到,再炮轟城牆。”

又重新安排了分工,分別駐紮在幾個城門外,嚴防死守。

青州兵馬沒有嚐試突圍,就算僥幸突圍出去,又能去哪裏?外麵都是大梁朝廷的地盤。

寇安成決定死守,可守也不那麼好守。三日後,幾十門大炮對著青州城日夜不停地轟炸。

城牆被轟破,寇安成就連夜命人修補,但修補的速度實在趕不上對方破壞的速度。

庶人陸坐不住了:“這樣下去,不出幾日就要城破了。”

寇安成急中生智,給青州城牆畫上護身符,阻隔朝廷數萬大軍,那麼多智勇雙全的名將,各個無計可施。

他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