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記載(2 / 2)

小皇帝覺得錢霑記錄得夠詳細了,到楚寧遠這邊,才明白什麼叫“事無巨細”——

“努爾丹不得施刑罰於後,複**計,欲毀其婦節。乃留於後帳,將肆意張揚。後持刃擊殺不得,及至假寐,後燃常服而燒軍帳。火趁風勢,撲救不得,獨努爾丹挾後出,置於野而去。衣單難抵夜寒,少丞計曰:……”

後麵的事情跟錢霑記錄的差不多,前麵的事情卻大相徑庭。錢霑說是努爾丹燒帳篷,楚寧遠卻說是皇後燒的。

信誰?看哪個合理了。

大梁皇後在突力為質,突力人敢殺她嗎?突力若敢殺她,她決計回不來。若要殺大梁皇後,多得是辦法,何必放火。

沙漠風大幹燥,軍中最忌諱火災,努爾丹怎麼會在自己軍營中燒帳篷?就不怕引發大火災嗎?

火,是皇後放的。小皇帝又看向那頁紙:努爾丹挾後出。

挾,不是救,不是協,是挾持。楚寧遠真不愧是史官,用得好一手春秋筆法!

隻怕姐姐當時已經心存死誌,努爾丹承擔不起那後果,強行將她從火中拉出來。

小皇帝的心痛得直抽搐,他的手不停地顫抖,甚至抓不住那薄薄的冊子。隻差一點兒,隻差一點兒他就再也見不到她了。

林撫遠輕聲說:“聖人,史官記錄語焉不詳,沒有人知道那晚突力軍帳中發生了什麼,也無從求證。”

記錄得還不夠詳細嗎?他想求證什麼!小皇帝覺得這話不對味:“你什麼意思?”

林撫遠跪下,低頭說:“臣以為這樣的說法流傳出去,隻怕會訛傳,有損娘娘清譽。”

小皇帝頓時怒了:“混賬東西!”

伸手將那頁紙撕下來:“撫遠,快起來,你幫了朕和皇後大忙了!剩下的在你這邊存著,朕還有事,先走了。”邊說邊疾步如飛離開書房。

翰林院掌院學士範叔同從甘本長府裏出來,麵色沉靜、步履從容。

他與甘本長,一個掌管翰林院,一個掌管國子監,都是天下頂清貴的。

他還不到五十歲,整個人都非常符合至聖先師的中庸之道,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衣冠整齊,修著美髯,目光清明,聲音洪亮。

更重要的是,他滿腹經綸,頗有見地,交遊非凡,真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要說遺憾,也有,就是翰林院不能施展他平生所學,不能輔助君王治理天下。

先帝在世時,他是頗得信任倚重的,所以才能年紀輕輕做了翰林院的掌院學士。

隻可惜,新帝登基,皇後掌權,皇後隻任用在自己麵前掛上名的,沒有慧眼識珠的能耐。

範叔同上了馬車,馬車顛顛地在京城彎彎繞繞,好半天後,他才覺出不對勁:“範府與甘府不遠,怎麼走了這麼久!”

馬車依舊顛顛晃晃,範叔同這才發現,駕車人的背影很陌生,比府上車夫體型大很多:“停車!你是誰?”

駕車人懶懶地說:“鑾儀衛奉詔行事,大人隨末將走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