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為國謀者(1 / 2)

“無論邊關需要糧草還是勞役,慎之都盡力支持,還幫助安置傷兵殘將,對愚兄的支持。”周方正搖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啊。”

謝文通笑:“看得出來,周兄與錢兄關係極好。”

“錢兄?賢弟跟慎之是故交?”

謝文通笑道:“愚弟在杭州府時,曾是他的府上做過幾年西席。”

周方正豪爽地說:“哎呀!你我竟然有此奇緣。待戰事了,我們三人一定要好好痛飲一番。”

謝文通笑道:“一定一定。既然周兄與錢兄是交好,愚弟就直話直說了。”

“有話直說就好,愚兄大老粗,就喜歡直說,哈哈。”

“朝廷會下達這道詔書,是因為錢兄屢次上奏不得回複後,給成國公府寫了一封信。老公爺命令孫女進宮勸諫,剛好聖人讓她協理政務,這詔書,便是我們侄女與司馬大人進言獻策的結果。”

周方正驚訝:“賢侄女竟有此才?若她能一直協理政務多好,聖人身邊最缺這樣的賢人。”

“以周兄之謀斷,何須師爺啊。果如周兄預料,聖人已經命令侄女協理政務,並封為太傅。”

周方正大喜:“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慎之的女兒做了太傅,他竟然有一種,不恰當地說,“彈冠相慶”的感覺。

他可是朝中有人,不怕了!

又敘了一會兒話,謝文通說:“朝廷支援一時半會兒到不了,陝西民眾早已不堪疲憊,敵軍來了隻怕硬打抵抗不住,還需智取。”

周方正說:“賢弟以為應當如何智取?”

“計在詔書裏。”

謝文通說:“京城去遼東比來陝西路更近且通暢,想必聖旨早已到遼東,遼東首戰必大捷,我們何不慶祝一番,讓敵軍知道。”

周方正恍然大悟:“如今與我們對壘的突力軍,打先鋒的邊是青部。一旦得知青部失守,必然軍心大亂,我軍再重整旗鼓,嚴防死守,誓不讓敵軍再進一步。”

兩個人客氣又親熱地說了會兒話,倒是越說越親切了,升起一些惺惺相惜之感。

包含一攬子安撫傷殘、激勵將士政策的詔書,以及遼東大勝、朝廷援軍不日即到的消息在軍民中流傳開來,那對士氣的鼓舞是肉眼可見。

周方正煞有介事地搞了個儀式,慶祝遼東梁軍大勝,並選拔精兵,打算將來配合朝廷送來的戰馬,組成機動而強悍的騎兵。

謝文通一夜都沒歇,選地安置傷殘兵士,登記戶籍,分發土地……庶務繁忙而充實。

突力先鋒準備過榆林攻打米脂,聽到大梁軍民慶祝遼東大勝的消息,轉頭回去。回去之後,便與中部起了衝突,差點兒發生嘩變。

就這一夜的時間,楊士釗率領中路兵馬到了榆林東南,與周方正聯手防備突力軍,突力失了先機,隻能硬打,雙方各有死傷,勝敗難言。

八日後的傍晚,一千餘軍士和四千餘快馬風馳電掣地直奔陝西,帶來的是朝廷合全國之力而抗敵的堅定決心和軍民支持保家衛國的大義與氣節。

大梁軍隊徹底清除了痛失榆林帶來的低迷,士氣高昂。

突力因為東麵青部受到攻擊,人心不齊,但是據榆林作為進攻的據點,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