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沈辰遞來的利器(2 / 2)

竟然甘心去地方做官,他不是為了錢家的權勢才選的平安,而是為了平安才幫自己。

錢明月不免有些感動,點頭:“行,你看著辦吧,想娶的時候讓平安跟府裏說一聲就行。”

回府的路上,錢明月安安靜靜地想這件事該怎麼處理,卻是越想越亂——

首先,密旨存在不存在。若存在,既然是密旨,沈辰如何得知的?

若不存在,是沈辰杜撰?還是沈定昇用來遮掩自己不公正的幌子?她揭穿這個謊話是否合適?

掌握的信息太少,她不能做判斷。

其次,這些案件的真假。真假倒是可以辨別,讓鑾儀衛去查就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果查出來是真的,怎麼辦?

她原本的打算是用“鄭伯克段”的方法對付徐家,讓他們“多行不義必自斃”。

待到小皇帝大權在握,他發現徐家欺壓百姓、魚肉鄉裏,壞事做絕、惡事做盡,惹得官怒民怨,成了大梁的一塊膿瘡,便是再寵愛徐頤儂,也不得不拔除徐家這根毒刺。

現在,徐家的罪行過早地出現在自己麵前,是給她出了大難題啊。

管,就壞了自己的計劃。不管,為了政治鬥爭,不管百姓死活,這樣與徐家有什麼區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難道不是徐家的幫凶嗎?

管,怎麼管呢?

這極有可能是小皇帝下了密旨不讓管的。小皇帝的密旨不合大道,不能宣之於眾,他自己估計也不敢承認,也可以當做不存在。

嗯,那要怎麼做呢?讓人彈劾徐家?直接在朝堂開撕?

萬事要慎初啊!一旦朝堂開始了互相攻訐的風氣,恐怕無人能獨善其身。

宋、明,哪一個不是亡於黨爭?

萬一史家記上一筆,“大梁黨爭自徐錢始”,她自己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不說,祖父的開國之功也蒙汙。

不,不可以這樣!決不能將黨爭帶入朝堂。

可是,怎麼看黎民身處水深火熱而不管呢?說什麼為“生民立命”,難道因為他們是一小部分就可以不管嗎?

怕隻怕傷得隻是一小部分,寒得是一大部分官民的心啊!

何況鏟除徐家之日,還遙遙無期,若不采取有效的行動去製止他們,受害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若政治環境惡化,稗草旺盛,侵吞了稻穀的生存空間,她如果再想借助稻穀的正義感來鏟除稗草,恐怕是不能了。

有沒有什麼辦法兼顧呢?錢明月一時間沒有更好的主意,想得腦殼子都疼了。

回府去見祖父:“錢家族人、還有親眷要嚴加約束,不可使其欺壓百姓,魚肉鄉裏,授人以柄。”

成國公看著她:“你這是抓到徐家的把柄了?”

錢明月尷尬賠笑:“果真什麼都瞞不了祖父。”

“錢家若有這樣的把柄,徐家早滿朝堂彈劾了。”

錢明月是真心佩服:“還是祖父治家有方。”

成國公說:“你大伯父被罰那是他該罰,若是祖父知道,也得先罰他!不要因為這事兒,就急吼吼地回擊徐家。”

“你們你來我往地彈劾攻擊,弄得朝堂烏煙瘴氣,置聖人於何地?罰是聖人罰的,錢家因此反擊徐家,難道是對聖人的決定不滿嗎?”

錢明月豁然開朗,祖父果真是朝鬥的老手啊!思路清晰,直擊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