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時重憤怒:“明月,為什麼?你為什麼會這樣?你怎能如此忘恩負義!”
為什麼?當然是為了給錢家一條活路。
在聖人的棋局上,錢家是為了長久牽製徐家而存在的,如果這時候血洗了徐家,錢家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沒了徐家,在世人眼裏,錢家就會成為第二個徐家。
不,說不定比徐家更令人厭惡,因為她掌握的權柄比徐後大得多,權勢熏天的外戚,曆來是士族清流們最厭惡的。
不要妄想錢家小心謹慎行事,就能避免攻訐,要牢記“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和三人成虎,謠言都能把錢家弄成糞做的,一身罵名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善惡都是對比出來的,無論太子品性德行如何,坐上那個位置,長大後一定會想要從外戚手中收回權力。
一次鏟除兩個外戚會被天下人非議,他若不太糊塗,定會對最不得人心的家族出手。
有徐家作惡多端在前,錢家識趣主動放權,總不至於被清洗得太慘。
當然,這些不能直接說。
錢明月說:“伯父,聖人時刻提點侄女以江山社稷為重,眼下最好集中力量應對邊關的大戰。”
成國公說:“邊關並沒有戰報傳來,不過是你推斷會有戰事。”
錢明月問:“祖父以為孫女推斷的不準?邊疆不會發生戰爭?”
錢時重說:“京城的局勢,一日一夜就可恢複,幹邊疆大戰何事?君王新舊更替之際,多得是變故,怎不見危及社稷?”
錢明月努力推諉,他們忠心耿耿的兩父子就拚命地反駁她。她一點兒都不懷疑如果他們有調兵權,此刻已經兵圍皇宮了。
必須說點兒狠的,讓他們打消這個想法。
“因為別的變故是皇族或者大臣擁戴皇族發動的,而我們錢家,連外戚都算不上呢。政變之後呢,怎麼處理?”
錢時重說:“我們擁太子登基。”
“伯父!”錢明月無奈,這人怎麼這麼倔,這麼執拗,“太子本就是名正言順的儲君,不需要擁戴,也未必願意以這種方式上位。”
“如果太子知道皇後弑君,一定會——”錢時重話沒說完,自己就變了臉色。
成國公也麵色凝重,驚聞皇後弑君,他們都失去了理智,一心隻想著為聖人複仇討公道,忘了宮裏還有太子:“太子會不會也接到了紙條?”
錢時重有些慌亂:“太子知道皇後弑君,一定會做出不利皇後的決定,他豈是徐後和徐平成的對手!父親,太子有危險,我們必須采取行動。”
錢明月並不太擔心素昧平生的太子的安危,徐家與太子魚死網破,對錢家來說不是壞事。
大不了從宗室另立一個成年皇帝,錢家男兒依舊憑本事做官,至於她,新帝定會保她生前榮耀,死後哀榮,她一生清閑逍遙,未必比困在深宮一輩子差。
錢明月說:“太子年輕氣盛,更容易失了理智,去找徐後對質。幕後之人若能往文華殿傳信息,又何必傳給叔祖母?”
“太子現在一定還不知道,我們若動靜太大,反倒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