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而今邁步從頭越(1 / 1)

而今邁步從頭越

跟其他服刑人員一樣,孫大午從此處在了監視居住之中。定期到當地派出所彙報之外,出門要登記,有人來訪要登記,接受采訪甚至經常有人“陪同”。

為了省事,他隻好盡量少露麵,幾乎從公眾視野中消失。

不久,孫大午的兩個弟弟也回到了大午集團。

至此,孫氏家族的牢獄之災告一段落。

孫大午開始整合隊伍,恢複人心。

“人心恢複很難。有些陰影不是一下子就能抹去的。封存的資金量很大,牽扯的人很多。老百姓是很脆弱的,他們最大的恐懼是不知道這些都是為什麼。這一點恢複起來很難。”他說。

年底,大午集團僅僅賬麵虧損,就高達580萬元;如果計入企業正常發展速度之類因素,損失更是超過一千萬。

而此前一年的2002年,大午集團的淨利潤為980萬元。

更重要的是,根據法院判決,大午集團要在半年內把那1308萬元集資款如數歸還。

但是,柳傳誌們沒有看錯人。

孫大午沒有屈服。眼前的困難,也嚇不倒他。

在他的努力下,經曆重創的大午集團沒有倒下,反而很快恢複了元氣,並且以更加迅猛的姿態向前發展。

個中緣由,拋開孫大午的努力,首先還得歸功於大午集團當初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設立的“糧食銀行”,以及跟周邊村民穩定而良好的借貸關係。

正是這種借貸關係建立起來的好感,讓孫大午受益匪淺。當他被捕後,當地村民盡管個個驚恐不已,但是都異口同聲地,講述的全是孫大午的善舉。

即使那些先前跟孫大午鬧過激烈矛盾者,也對孫大午充滿了同情,言談舉止也都一邊倒地對他進行聲援。

媒體前來采訪,人生地不熟,有人又四處設卡阻攔,村民們就偷偷地跟記者約定在莊稼地裏,把孫大午的真相告訴記者。

徐水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建則對此感到擔憂。他說:“老百姓們總是看不到風險。如果企業一旦出了毛病,老百姓去找誰?企業運作得好沒有問題,一旦企業運作不好,就是大問題。”

然而,縱觀孫大午案,跟其它非法集資案件不同之處在於,他所借來的錢,全都投在了實實在在的生產經營上,也沒有大肆鋪張、窮奢極欲消費的現象。而這,也正是他獲得村民們的普遍尊重,並引起全國性輿論同情的根源所在。

也正因為如此,人心修複工作比孫大午預想的,顯得容易得多。

其次,是大午集團沒有銀行貸款,因禍得福。很多優質的民營中小企業,正是死在貸款這把雙刃劍上。

按照企業界普遍的經驗,一個企業的自有資金和負債的比例如果是4:6的話,那它就是一個財務健康的企業。

可是,現實中,很多最終倒閉的民營中小企業,這個財務比例卻是看上去更加健康的6:4。其原因在於,60%的自有資金,大多投入了基礎建設,諸如廠房、機械、電力設備之類。而日常運營的現金流,卻多是貸款。

當貸款到了歸還期,企業就去借高利貸,即行內稱呼的“過橋錢”,還給銀行。等銀行再放款的時候,就再貸出來,還給高利貸。一般情況下,企業、銀行、高利貸三者之間按照這種模式循環,會心照不宣,相安無事。

然而,一旦遇到國家宏觀調控,緊縮銀根,銀行把錢押回去後,就不再放款了。如此一來,企業多半會被高利貸所壓垮。

再者,社會各界的幫助,亦功不可沒。其中,兩筆資金的功用顯得異常突出。

其一,孫大午被羈押期間,村民們紛紛來到大午集團,要求提走自己的“保命錢”。由於大午集團賬目全部被封,徐水縣政府為了安撫村民,通過財政下撥了700萬元進行兌付,後來這筆錢作為大午集團的借款轉到了集團賬上,抵押物是大午中學。

其二,柳傳誌借給孫大午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