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評點
本書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書籍介紹
《國富論》出版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在英國工業革命以前,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了係統的描述,被譽為“第一部係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作者亞當·斯密因此獲得了政治經濟學古典學派“創立者”的稱號。從大約1790年起,亞當·斯密就成了專業人員特別是教授們的導師。
18世紀結束以前,《國富論》就已出了九個英文版本。人們以“一鳴驚人”來形容《國富論》的出版,並一致公認亞當·斯密是一門新學科--政治經濟學的創始者。亞當·斯密因此而聲名顯赫,被譽為“知識淵博的蘇格蘭才子”。據說當時英國政府的許多要人都以當“斯密的弟子”為榮。國會進行辯論或討論法律草案時,議員們常常征引《國富論》的文句,而且一經引證,反對者大多不再反駁。《國富論》發表之後,被譯為多國文字,傳到國外,一些國家製定政策時都將《國富論》的基本觀點作為依據。這本書不僅流傳於學術界和政界,而且一度成為不少國家社交場合的熱門話題。
在亞當·斯密那裏,政治經濟學已發展為某種整體,它所包括的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亞當·斯密第一次對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做出了係統的研究,創立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把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馬克思
在促成我們現代生活方式的許多因素之中,《國富論》這本書所發生的影響,可媲美任何一本現代的典籍。
--著名批評家 雷納
西洋公學譯書院新譯亞當·斯密《國富論》。歐洲200年前理財政策多與中國相似,自此書出,英國首先采用,遂立今日富強之基。今日中國患貧久矣,和議既立,必以整理財政為先,譯成是書以備參考。
--1900年12月27日中國《新聞報》
亞當·斯密的地位像是神一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勒曾經寫過一篇亦莊亦諧的文章,列舉參加學術研討會時,經常聽到的語錄,其中有兩則是:“這個亞當·斯密早就說過!”和“亞當·斯密才沒說過這個!”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把亞當·斯密當成是判別是非的指標。
-- 台灣大學經濟係教授 熊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