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列(悉尼華人作家):一如的異國生活,並非總是詩情畫意,但她卻能自我調適,活出詩情,寫出詩意。她的書寫得很個人化,人生點滴,情感思緒構成了她的獨特敘事話語。她的文筆大膽奔放,直奔心靈深處,真誠坦露。這種無拘無束的寫作風格,對於那些習慣於傳統規範的閱讀者,若無心理準備,往往會有“驚世駭俗”之震憾。讀一如的文章總是有新鮮感,總是給人出科意料之外的結局。
陸揚烈(澳大利亞維省華文作協主席):最近,我認真讀了一如的散文。很感動。用六個字概括“深邃、凝重、優美”。“深邃”是指她的思想內涵的深度;“凝重”是指她的風格,文風;“優美”是指她的文筆。這個長江女兒唱著漂泊之歌,移民澳洲的困苦和快樂,都在她筆下,躍然紙上。感動著每一個讀者。留給讀者豐富的思考和藝術的欣賞。
馮團彬(墨爾本《大洋時報》社長):一如以四川妹子的麻辣,在開朗和直率中演繹叛逆。一如在自己的散文裏寫愛,每一句話都讓人血壓驟升,她寫愛隻需要一片青草地,行文之中性感盈然。
雨萌(墨爾本《大洋時報》總編):一如這個名字在墨爾本、悉尼華人文化圈內名字很響亮、很知名。她的文章受到不同層次的讀者喜歡讀,是因為她寫作風格樸實、真誠,她寫作反映的層麵也多方麵的,不止是寫愛情,也寫友情,寫打工,也寫旅遊,一如能感受到的生活。在她筆下都變成文章。一如是把精神生活放在物質生活之上的人,在剛移民澳洲的艱苦打工生活中,能堅持寫作,一如的精神是可佳的。
陳靜(澳大利亞記錄編導):源於對真實追求的向往,使我成為了一名記錄片編導。然而也隻能做到真實的我隻存在於自己的內心深處。而一如不是,外表的她,內心的她,紿終能表裏如一,真實地活著。這是一如人格的色彩,也是她最吸引人的樂章。尤其在當今社會,名利交織,物欲橫流,在世俗的浮躁和喧囂中,一如能堅守生命的本質——單純與純粹,真實地活著,難能可貴。她演奏著一曲屬於她自己的相當豐富,相當精彩,相當獨特的生命交響曲。
艾米(澳洲維州華文作家協會理事):參加了《大洋時報》召開的一如作品研討會,我感到她的文章美,人也美。不單指她的外貌清秀,她的內在也美。她坦率,開朗、追求真善美,一往直前,不帶虛偽,不諱言自己的局限,大膽追求真性情,這沒有什麼不好的。一如就像她寫的“雨中花”,挺拔於雨中,美麗而高雅,邁出泥漿,迎接朝陽!
林琅(悉尼自由撰稿人):一如在澳大利亞這陌生的土地,移民的時間不長,但對於“一如”的名字,我和同事都熟知。在澳大利亞華文領域,在已拓墾耕耘的田野上,她以異軍突起注入清新空氣,期待她再次征服澳大利亞,在廣大讀者麵前展示她的文筆和颯爽英姿。
呂順(澳大利亞《新海潮報》總編):一如,你可以靈魂出竅去南極、去月球、去火星,你敢要,你敢想,而你又才情洋溢。我羨慕你的青春激情,我稱你為陽光女孩。
羅西蜀(四川《晚霞》雜誌副主編):一如是我多年的朋友,她原來在《晚霞》雜誌投稿的文章每次發表後,雜誌社都收到讀者來信,得到好評,特別是她寫的“媽媽的吻”一讀者在信中寫道“三次不同場景的吻,把母女情深推到高峰,讀來感人。”還有那篇“聆聽四方街”一老讀者在信上說:“這是一篇好文章,既是一篇四方街木結構建築的說明書,又是一篇優美的遊記散文。一如寫作勤奮,又要出一本新書,我相信她的新書裏的好文章同樣會受到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