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羊敬所彙報的,魚納島之戰十分順利。
魚納島已經被倭人占據了三年,倭人早已將此處當作自己盤踞的地方,怎麼也想不到孱弱的揚國竟敢主動來攻,所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羊言感覺自己高估了倭人的實力。
倭人之國遠在瀛洲,正是軍閥混戰之時,各諸侯都在搶奪底盤,根本無暇侵擾華夏諸國。
所謂倭寇隻是那些戰敗的散兵遊勇,組成海上劫掠的強盜,四處燒殺而已。
這些倭寇首先就盯上了離他們最近的琉球島,琉球國本也是海上強國,向華夏稱臣,隻是因為新任的琉球王昏庸無能,被倭寇大敗,成為了倭寇的傀儡。
倭寇占據琉球之後,又盯上了離琉球最近的夷洲。倭寇聯合琉球的力量侵入夷洲,結果被羊言的父親揚武公趕走。
到嘴的肥肉被打吐出來,倭寇至今都不甘心。
倭寇屢次來犯,揚國隻能被動防禦,毫無還手之力,羊言也不甘心。
若不能將琉球島上的倭寇悉數掃除,揚國便永無寧日,就更不提與中原諸侯一爭高下了。
由於自己的暗中運作,不久之後甌國必定大亂,到時候揚國必須出兵。倘若屆時倭寇來擾亂了揚國的大後方,揚國就極易陷入被動,中原的羹一口都喝不著。
思前想後,羊言決定先討伐倭寇,前往琉球討伐倭寇。
華文帝守業五年秋,雖已經是寒露的二候,但夷洲的海域上一點寒涼之感都沒有。
四季與二十四節氣,都隻是中原人的創造,根本不適用於遠在南海的夷洲,揚國人隻是拿來計時罷了。
揚國的國君羊言,與大將軍羊敬正站在旗艦的指揮台上。
雖然羊敬勸阻,老夫人與源兒也不讓,但羊言還是想要自己親征。
羊言是個謹慎的人,若沒有八成的把握,他不會冒這個險。
琉球早就潛入了不少羊言派去的驍鷹衛,羊言早已經把琉球的情況探得一清二楚,他已與羊敬製定好了此戰的策略。
羊言的旗艦四四方方,長寬皆有百餘步,除了低艙之外,還有四層。
一層是甲板,站滿了手持強弓重弩的水士;二層設有四座投石器和八座拍竿,一個方向一器兩竿;三層是指揮台,羊言、羊敬就在此處;他們頭上的一座高台則是瞭望塔,也是負責的傳令旗士所在的地方。
琉球島由幾百個小島組成,其中有人棲息的不過幾十個,這幾十個之中大部分都是普通島民居住之地,而倭寇與琉球的戰船基本都集結在兩個最大的島嶼。
這兩個島,一個叫重生島,一個燕梅島。
其中重生島據夷洲比較近,僅有一千三百裏不到。燕梅島較遠,而且基本管控在扶桑本土諸侯的手中,並無倭寇的戰船。
也就是說,隻要揚國能攻下重生島,倭寇就失去了最大的避風港,隻能成為遊蕩在那些無人島上的孤魂野鬼。
除了旗艦之外,這支艦隊還擁有六艘先登船、十艘艨艟艦,還有小型的飛舟十餘艘。
這種規模不算太大,但羊言認為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