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在於它們被規定為不相等,一個增加時另一個便減少,反之亦然;以後,

它們的比率又被倒轉過來了,在向心力遞增、離心力遞減了一段時間之後,

便到了這樣一點,在那裏向心力遞減而離心力遞增。①但這個觀念與那兩種力

的主要的質的規定性的彼此比率是予盾的。由於這些規定性,那兩種力完全

不能分離;每種力隻有同另一個力相關,才有意義:因此,在一種力超過另

一種力的情況下,在一種力與另一種力沒有關係的情況下,這種力便不存在。

如果一種力對另一種力的關係就像較大的力對較小的力的關係那樣,假定它

一旦比另一種力更大,那麼,上邊所說的情況便出現了,即:這種力獲得了

絕對優勢,而另一種力便會消失;後者被當作是正在消失的和無法維持的東

西;消失隻是逐漸進行的,在大小方麵一種力的所減即另一種力的所增,—

—這都對上述規定絲毫沒有改變什麼;後者與前者一起消滅,一種力之所以

是力,隻是由於有 另一種力才有它。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考察;例如,像以

前所說的,如果物體的向心力當物體接近近日點時增多少,離心力便用反地

減多少,那末,後者便不可能再從前者把物體奪過來,並使其再一次離開中

心物體:恰恰相反,向心力既然一度占優勢,那末離心力便被克服了,物體

將以加速度趨向中心物體。反過來說,如果離心力在無限接近遠日點的地方

占優勢,那末,說它現在莊遠日點要被較弱的力所克服,這也同樣是矛盾的。

——再者,很明顯,招致這種轉化的是一種外力,這就是說,運動速度的時

而加速、時而減速是不能從那些因素的假定的規定來認識或(所謂)解釋的,

盡管這些因素恰恰是為了解釋這種區別而被假定的。這種或那種趨向消失的

後果,從而橢圓運動也根本消失的後果,因為橢圓運動仍舊延續和從加速過

渡到減速這一事實的確立,就被忽視和掩蓋起來了。向心力在遠日點對離心

力由較弱而轉化為占優勢,在近日點則與此相反,這種假定,部分地包含著

上邊闡釋過的東西,即:反比率的每一方麵自身都是這樣整個的反比率;因

為從遠日點到近日點(即向心力應占優勢)的運動的這一方麵,還應當包含

離心力,但向心力增大時離心力卻減小;在減速運動方麵,一個愈來愈占優

勢的離心力對向心力也有著同樣的反比率,因此,沒有任何一方消失在另一

方裏,而隻是愈來愈小,直到轉化為對另一方占優勢時為止。因此,回到每

個方麵的東西,隻不過是這種反比率的缺陷,即:或者,像在力的平行四邊

形中那樣,每個力都被認為是自身獨立的,這些力隻以單純外在的會合成了

運動,而概念的統一、事實的本性都被取消了;或者,兩種力都通過概念在

質上相比,沒有一種力能對另一種力保有漠不相關的、獨立的持續,這種情

況是由一個“較多”而給予它的。強度的形式或所謂動力的東西,也毫沒有

改變什麼,因為它似定最為其規定性,所以,它也隻能發出與它對立的力所

具有的同樣多的力,即隻在這樣的情況下存在。但是,就部分而言,這種優

勢到其對立麵的轉化,包含著關於肯定與否定的質的規定的交替,一個增長

多少,另一個便喪失多少。這種質的對立的不可分的關聯,在理論上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