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上卷)
[德]黑格爾著 楊一之譯
一、第一版序言
二、第二版序言
三、導論
邏輯的一般概念
邏輯的一般分類
四、第一部 客觀邏輯
第一編 有論
必須用什麼作科學的開端?
有之一般分類
第一部分 規定性(質)
第一章 有
甲、有
乙、無
丙、變
1.有與無的統一
注釋一 有與無在觀念中的對立
注釋二 有與無的統一,同一:表述的缺憾
注釋三 抽象的孤立
注釋四 開端的不可
邏輯學(上卷)[德]黑格爾著 楊一之譯
三、導 論
---------
一、邏輯的一般概念
沒有一門科學比邏輯科學更強烈地感到需要從問題實質本身開始,而無需先
行的反思。在每門別的科學中,它所研究的對象和它的科學方法,是互
相有區別的;它的內容也不構成一個絕對的開端,而是依靠別的概念,並且
在自己周圍到處都與別的材料相聯係。因此,可以容許這些科學隻用假定有
其他前提的辦法來敲它們的基礎及其聯係以及方法,直捷了當地應用被假定
為已知的和已被承認的定義形式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使用通常的推論方式
來建立它們的一般概念和基本規定。
與此相反,邏輯卻不能預先假定這些反思形式或思維的規則與法則,因
為這些東西就構成邏輯內容本身的一部分,並且必須在邏輯之內才得到證
明。不僅科學方法的陳述,而且一般科學的概念本身,也都屬於邏輯的內容,
而且這個內容就構成邏輯的最後成果;因此,邏輯是什麼,邏輯無法預先說
出,隻有邏輯的全部研究才會把知道邏輯本身是什麼這一點,擺出來作為它
的結果和完成。同樣,邏輯的對象即思維,或更確切地說,概念的思維,基
本上是在邏輯之內來研究的;思維的概念是在邏輯發展過程中自己產生的,
因而不能在事先提出。所以,在這篇導論中所要事前提出的,目的倒並不是
要建立邏輯的概念,或預先對它的內容和方法,作科學的論證,而是要通過
一些具有推論意義和曆史意義的說明和思考,使看待這門科學的觀點有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