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鏡登時失卻了所有的思緒,她目不轉睛地盯著來人,耳畔竟響起了《九重逍遙曲》的音調。

“時光隻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

《九重逍遙曲》,是明玦帝君所做,起因是明玦的妹子清水灋和清尊重燁之間那段驚天動地的師徒戀情。(詳見拙作《九重天,逍遙調》)

阿鏡跟明玦帝君碰過幾次麵,那是位皇儀明威的帝君,但雖然看著儀表非凡,尊貴極至,但在他的袖子裏卻常年帶著一條看著很鬼祟猥瑣的小蛇。

據說……這小蛇也是來曆的,跟帝君有些瓜葛。

阿鏡對這些帝子皇孫從來都不感興趣,覺著他們都是紈絝子弟,隻是想不到,紈絝的明玦帝君竟也會寫出《九重逍遙曲》這樣撼動人心的調子。

好幾次情天的聚會,主持的女仙吏都會選用這一首作為開場起舞曲子,以至於阿鏡懷疑這仙吏是不是暗戀明玦。

那天,他們在情天邊沿的恨海之上,泊舟聚首。

蘭璃說許久不曾聽秋水君彈琴了,便央求他彈奏一曲,又攛掇阿鏡拿出自己隨身的玉簫,兩人琴簫合奏。

蘭璃君起初還捧著腮默默聽著,突然他挺身而起,掏出懷中的鳳尾骨扇,縱身而起,於琴簫合奏裏翩然起舞。

他赤足舞蹈,腳腕上的銀鈴發出悅耳聲響,腳底下一寸之遙就是恨海,不透明的恨海之水,仿佛是流淌的翡翠,波瀾湧動,想吻上他的腳,卻總不能夠。

漫天的雲氣都因而變了方向,甚至連岸上的桃花被扇風鼓動,紛紛揚揚而起,灑落在恨海之上,這場景何等旖旎。

突然蘭璃君促狹地扇麵一轉,桃花變了方向,紛紛向著彈琴吹簫的兩人而來。

阿鏡避開桃花,卻仰頭暢快大笑,情不自禁地轉頭打量旁邊的秋水君。

漫天絢爛的桃花對他來說,大約就等同於冬日的鵝毛雪片。

秋水君垂眸彈琴,他仍是那樣,雅正端貴,清心寡欲的模樣,隻有眉心一點道法丹心痕仿佛被桃色渲染,顯得更濃了幾分。

或許……不過是色不迷人人自迷,情天宮主的眼裏,秋水君這道心不動的模樣,卻比天上人間,任何的絕色都要蕩漾迷人。

長袖當空,蘭璃唱道:“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終此一生,在阿鏡漫長的仙人生涯裏,都不曾再經曆那樣絕世的樂舞了。

她甚至想要,時光定格在那一刻,不要再前行,也無須後退。

***

那一年王母的蟠桃園裏,桃花如海,來年的蟠桃宴上,必定嘉賓雲來。

南邊的離恨海上卻突然波濤動蕩,忘情天竟然塌陷。

情天之主南方鏡以最後的神力封印情天,神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