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立春扶柳踏寒梅,春雨落瓦繞雪樓(1 / 3)

此世間皆為縹緗流彩下的幻境,故作高深,立鸞錦屏風,展水墨扇,拍案,聽我一一道來,三段千古絕唱的曠世奇緣。

論朝代,亦不知道幾時,百姓以農耕砍柴,遊商倒販為生。各階層身著服飾大不相同,差異甚大。從聖上的龍袍華服,官員的青色官袍,到商人戲子的棉衣羅娟,再到鄉裏間的麻衣粗布,無一不顯示出這裏的貧富差異。而故事就發生在,這上突厥下西海左蠻夷右東海的天龍國。

在天龍國的都城京州,位於黃河以南,離東海百裏的地方,而故事的中心地方則遠在幾十裏外的小縣城——錦城。

錦城四麵環山,還有一條大河從旁邊流過直通京州與黃河。

逍遙散仙一日遊,到錦城附近的一座孤山偶得璞玉。百般觀詳細探,不知來源,遂攜身伴遊九日。後與人踏風問梅之時,贈予友人。友人大喜過望!賜筆墨紙硯,以表謝意!逍遙散仙見友人如此厚禮,詩興大發,提筆大書特書:

攜友踏春梅,璞玉照乾坤。

孤山不顯水,筆硯懸日月。

友人見仙人所賜字畫如此精妙絕倫,便當場表示金裝細裱,以供後人傳承。

逍遙散仙平撫胡須笑道:“罷了,罷了!我乃一俗人,不值得如此,不如與我做個約定可好?若一世之後,你我子孫滿堂,再來這孤山秀亭一聚。”

“甚好!甚好!一世之約,也不枉此生。仙人願我子孫滿堂,也是我最大的恩賜。”遂之,友人攜字畫璞玉返鄉。逍遙散仙手持綠玉杖,騎著白馬又開始了闊世之旅。

輾轉幾日,這名喚作潘文起的男子,攜著字畫和璞玉回到了故鄉——錦城的鄉下。

“快看!爹回來了!”一年幼的孩童,興奮地揮舞著雙手,朝著潘文起跑來。

“哎喲喂!想死你了!我的兒!來親一個!唔嘛~”潘文起順勢抱起孩童,親了又親。

不遠處手拿竹簍的美麗婦人,不禁淚眼婆娑:“郎君!?”

“娘子!我回來了!讓你受苦了。”潘文起撩起內人的發梢,緊緊地擁入懷內。

“都怪你,非要去遊山玩水,家書都不曾寄一回,害我整日提心吊膽。聽王府的人說,夫君去的方向發生了什麼大事,說是以起兵征討,若是夫君有個三長兩短,我和兒如從是好?我寧死也不再嫁。”

“娘子,好啦,好啦。我現在就在你眼前,別哭了,妝都花了。來!給大爺我笑一個?”潘文起麵帶微笑的犯起了不正經。

“夫君!你好壞!哼~今晚,你就啃白吉饃吧!”

潘文起見娘子嬌怒,心裏暗想,壞事了。連忙上前安撫。

“娘子,我這人該打,你就諒解了我吧!我這有偶遇逍遙散仙贈送的字畫和璞玉,要不送給娘子做賠禮道歉?”

潘文起見內人臉色有所好轉,便一把扣了過來。輕聲細語:“明天,我去找個工匠給你打個簪子。你就諒解了吧!”

“算你識相,今天就跪著吃飯吧!”掙脫了潘文起,還是不打算就此罷休。

潘文起見娘子如此頑固,便撓了撓頭。突然想起,一路上花香四溢,正值寒梅臨春,不如帶妻子賞花?

“今兒立春,我們今天吃春菜和春餅。奈何我們家貧苦,也隻能用野菜做春菜和春餅餡了。夫君啊,這次你回來,就別再出去遊山玩水了,我一個女子在這守家清苦的很,哎,當初我是叛了家也要嫁給你的。可是,你倒好,撇下我和孩兒到處遊山玩水,幾年不曾回來,也沒有個書信。真不知道,你的心是不是用那野石頭做的!我還沒讓你起來呢!繼續跪著!”潘文起覺得在孩兒麵前如此被訓斥,有失臉麵。心中有愧,也不得不接受。另一邊,潘文起尋思著翌日帶著妻兒去城裏耍耍,散散心。順帶見見許久未見的故人。

翌日,潘文起一早便攜妻子與子女,一同進城探花賞景。為了給妻子一個滿意的交待,潘文起帶著玉石,準備前往城裏最大的玉器坊——金玉坊。

此時的錦城,還殘留著少量的積雪,紅黑相間的磚瓦,似乎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棉被。挨家挨戶掛起了紅燈籠,門欄邊上貼上了,最新手寫的對聯兒。還有一些富裕的人家,給小孩兒穿上了虎頭帽,新衣裳。炮竹聲,不絕於耳。偶爾,孩童拿著風車追逐著從旁邊跑過。

雖說,剛剛立春還是有些寒冷,但是,這立春節的熱鬧氣氛卻四處洋溢。錦城是一個小縣城,全城就一條最繁華的街道,這裏也是潘文起當年考試進京州時候,長待的地方。看著這些熟悉的房屋和驛站,潘文起不禁地泛起了歲月倉促的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