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殘篇的盡頭了他會繼續下去嗎?”魏曉凡比誰都清楚這叭1口此刻陸維演奏的正是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的中段部分最多再有二十幾個小節這個主題就要結束而按照原譜的記載到了這裏就再沒有了下文 他實在是很想知道陸維會怎樣續寫這一代樂聖未完成的作品!
那些同樣熟悉這曲子的人也和魏曉凡芒樣一動不動地盯著陸維的演奏期待著
第六百九十五章全場震驚
2ooo14838第六百九十五章全場震驚
…址左手如同悶雷般的短琶音伴奏下。右手的小分句始終是中的一盞孤燈雖然每每就要熄滅但卻始終透射著一股堅強!
這是一種一反常態的演奏手法通常情況下左手的伴奏處於從屬地位從音響效果上伴奏的強度是不能過主旋律的以避免弈成喧賓奪主的效果。但此玄這段音樂卻改變了這一固定的規律從一開始左手的力度就始終比右手要強。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聽著6維的演奏魏曉凡突然像悟到了什麼一樣興奮地自言自語。
“我說為什麼第二樂章的力度記號如此怪異原來應該是這樣的效果!”魏曉凡回憶著那段沒有記載完的樂譜一開始他以為貝多芬年齡大了頭腦不清醒所以把力度記號標錯了可現在聽了6維的演奏他才明白原來那都是刻意為之。如果不是親耳聽到他怎麼也不會相信按著那樣的方法演奏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可是為什麼之前自己彈的時候卻一點這樣的感覺都沒有呢?看著6維的演奏魏曉凡在驚歎之餘還有些想不明白。自己按著原譜的力度彈時經常會讓左手的強力度琶音攪得失去了旋律感右手按照譜子上的力度彈時耳朵根本就聽不到聲音而稍微加大些右手的力度出現的效果又讓魏曉凡有些莫名其妙如果不是因為對貝多芬作品極度的喜愛魏曉凡怕是早就放棄對這曲子的研究了。
就算是現在看著6維的演奏魏曉凡知道那是正確的感覺但他仍然不明白6維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做到的。那種在沉重的和弦下仍能讓人聽到清晰的主旋律不帶一絲火氣在魏曉凡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許多評委和樂迷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的眼裏都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神色。
“真是奇妙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演奏叩1口這種音響效果真是太神奇了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聽著這奏鳴曲伊斯托明一臉驚訝的樣子。他是為數不多的曾經聽過這曲子的人剛剛趁著第一樂章結束的時候他還趁機向旁邊的周廣仁介紹過因為看她的神色很顯然對這曲子不太熟悉。
“馬上就要到最後了他會怎麼接下去呢?”伊斯托明饒有興趣地看著6維。
在觀眾席中有一個人的神情比任何人都緊張、激動。
這個人赫然正是在複賽中就已經遭到淘汰的巴克豪斯。
毫無疑問即使6維前兩曲子取得了那樣讓人震撼的效果但對於巴克豪斯來說感受並不怎麼強烈因為他是一個標準的“貝多芬迷”對貝多芬的狂熱程度絲毫不差於魏曉凡除了貝多芬的作品其他的一概都不太感興趣。
巴克豪斯對6維還是有興趣的。這興趣自然來源於他在初賽的時候演奏的那“月光”在他看來那是自己曾經聽到過的最美的“月光”他曾經幾次試圖和6維接觸一下探討一番對貝多芬作品的理解可對方總是一比完賽就回到賓館一點機會也沒有給他這讓他一直很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