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段(1 / 3)

還並不長,而這《歎息》,正是其中的一。

同樣是李斯特的練習曲,這《歎息》和第五《鬼火》相比,沒有那股張揚和炫技的色彩,卻多了幾份唯美真摯的情感。連綿不斷的琶音,如同彌漫著霧氣的水流般,帶給人一種如夢似幻般的感受。當然,這曲子同樣十分難,用斷續的鋼琴音色來營造一種如同連綿不斷的流水聲,這裏麵需要的功力,絕對不是一星半點。

眾人的目光下,陸維地雙手從琴鍵上輕輕滑過。幾乎看不見手上有多大的動作,然而,一連串溫暖細密的旋律卻起伏有致地從指間流瀉而出。細看下去,陸維的雙手,如同平鋪在琴鍵上一般,似乎如同琴鍵上的一部分一樣。每個音符彈下去,手指絕不肯浪費一絲一毫多餘的力氣,看上去十分省力,不過懂行地人卻知道,能夠做到這一點,說明已經對這樂曲非常熟悉了,以至於每一次手指的擊鍵動作,都已經成為了下意識的條件反射。演奏達到這樣的程度,技巧上已經做得足夠完美了。剩下的便是更高的要求---對音樂的理解。

溫暖的如同水流聲的旋律,漸漸地變得激動和高亢,陸維本來安靜地平鋪地琴鍵上地雙手。也漸漸地變得激動不安起來。不和諧的和弦開始出現,如同平靜的河流遇到了轉彎,變得湍急起來一般。陸維臉上那閑適地神色,也開始被音樂的情緒帶動得激動起來。

此刻的陸維,展現出來的水平,同預賽比起來,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進入了演奏狀態的他,手指下的琴聲也如同帶上了生命般。顯得有靈性了起來。

評委們的臉上,也紛紛露出了專注的神情,然而更多的卻是不解。他們不明白地是,為什麼同樣一個選手,僅僅相差幾天的時間,表現上卻判若兩人。

而剛開始還在和周廣仁聊起陸維地評委主席之一----格拉夫曼。此刻望向舞台中央地目光。也開始流露出一絲興趣來。這《歎息》。他自然是十分熟悉。因此對於陸維演奏地好與壞。他地心裏也十分清楚。在他聽來。比起在預賽時陸維演奏地《鬼火》。這《歎息》簡直要好地太多了。如果不是在預賽中親眼看到陸維演奏。他真地不敢相信。這兩曲子。是出自一個人之手。同時。他地心裏。對周廣仁剛開始地說法。也隱隱地有些相信了。

“看來。這個陸維也許真地在預賽時緊張了也不一定。”。格拉夫曼想著。

一曲彈完。陸維地感覺也十分好。雖然此刻地演奏。並沒有達到自己地最佳狀態。然而。能夠頂住預賽成績不利帶來地壓力。做到現在這個程度。他對自己。也是比較滿意地而借著這股狀態。陸維隻是稍稍休息了幾秒鍾。便開始了第二曲子地演奏。

有了預賽地前車之鑒。陸維這次選擇地。自然是自己擅長地領域----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咚!”。一聲沉悶突兀地小調和弦在低音區響起。陸維地雙手。仿佛承載了全身地重量。深深地陷進了鋼琴黑白分明地琴鍵中。這聲和弦。也如同一記重錘。帶著無比沉重地感覺。敲擊在觀眾們地心中。

貝多芬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這一記如同殘酷的命運般的和弦,也似帶著一股魔力般,讓陸維還有些浮躁的心,立刻沉靜了下來。

雙眉緊皺,嘴唇緊抿著向下微垂,形成一個冷峻的弧度,陸維的心神,瞬間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一時間,鋼琴外的一切,都被拋之腦後。這聲和弦,讓陸維徹底地進入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