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維,成績100分”,鋼琴前麵的老師露出的驚訝的神色,沒想到沒有音樂生的昌師居然也會有這麼高素質的學生,不禁在宣布成績的同時,微微對陸維點了點頭。
評委席上的幾個人也紛紛低頭交頭結耳了起來,陸維的表現已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其實這個幾個評委倒也不是單純地來看這個擂台比賽的,包括孔祥東,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無非是想通過這樣的活動,多現幾個好苗子,然後進行專業培養。除了孔祥東,這幾個老師都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權威,從事鋼琴教學數十年,一個學生有沒有培養潛力,一眼便知。
一個多小時過後,聽音的部分也結束了,除了董坤和陸維得了滿分外,75分和50分的同學占了大多數,更有幾個隻得了25分,也就是說隻聽出了單音,陸維真懷疑這樣的水平怎麼跑來參加比賽來了。
短暫的休息過後,擂台賽進入了第三個環節:主題即興變奏部分,一位老師在舞台後麵的黑板上快速地寫了幾個和聲公式,即興變奏比賽開始了。
第六十五章 變奏
變奏,是在原旋律的基礎上加上一些修飾或圍繞原旋律作一些變形,使樂曲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形式,聽起來和演奏起來更多變,有利於樂曲更好的表現其感情。變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過不同的方法變幻出很多形式的變奏曲。
主題的即興變奏需要演奏有豐富的即興能力,這和彈奏古典作品那種完全照譜不同,變奏給演奏以很大的揮空間,同樣的一個和聲公式,你可以用柱式和弦來表現,也可以用琵音來表現,可以是聲部的交替,可以是節奏的變化,但不管怎麼變,音樂的骨架仍然是和聲公式的內容。
陸維看了看寫在黑板上的六個和聲公式,三個大調式的,三個小調式的,都是十分普通的和聲公式,而且複習資料上也都有。這樣的題型沒有什麼可保密的,因為它的難點體現在一個即興上,雖然參加比賽的同學都針對性地做過一些練習,但自己作曲的難度要遠遠大過彈奏一曲現成的曲子的難度。
陸維看了看,唇邊蕩起一個不可察的笑容,心裏暗道:“果然有這條,這就好辦了。”
陸維看的是第三條,一條大調的和聲公式:I→V→VI→III→IV→I→IV→V→I。這條公式是一個完全終止式,由大調主和弦開始,又結束到大調主和弦上,中間加入了幾個副屬和弦,增加了一些活潑的色彩。
陸維笑的原因很簡單,這個公式他太熟悉了,前世喜歡彈流行鋼琴的陸維一眼就看出,這正是著名的美國鋼琴家喬治.溫斯頓的專輯“十二月”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