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山深處(1 / 2)

集團分部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後,陳永仁馬不停蹄的準備趕往下一個目的地,位於黔州省南部州的大寨鄉。

一開始說起這個地名的時候,甚至是連在黔州省生活了十幾年的蘇建國都沒聽說過,陳永仁在網上一搜索,隻看到了寥寥幾條相關消息,而且不外乎說的都是那地方落後偏遠之類的。

對於這些,陳永仁並不意外。如果說這地方要是富饒發達這才值得疑惑。因為李常勝拿出兩億資金,就是讓自己去那裏弄起一座學校做些善事的,雖然不知道他這麼做是為什麼,不過對於慈善陳永仁也不會去拒絕。

此外李總還說到了地方就可以找著老謝,就是上回去機場接的那個。

從網上大概看了看地圖拷了下來後,沒多做停留,辭別了蘇建國後一行人立即就動身了。

一百多公裏的距離放在東部省份,或許走高速最多就是個把小時的事情,但是陳永仁三人先是走國道再是崎嶇山路,足足是繞了四個多小時才到達大寨鄉伍家村,得虧蘇建國給他們租的車是輛發現四才駕馭住了複雜路麵。

......

到達伍家村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六點多鍾了,眼前的景象讓陳永仁三人都有些震撼,即使從電視上也看過類似情景,也不免感歎這種真實的與世隔絕的感覺。

山溝裏的房子都是用土方和石塊壘成的,屋頂蓋著瓦礫片,甚至有的是用茅草簡單鋪上去的。這個時間正好是飯點,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別有一種安詳的氛圍。

因為陳永仁和楊國安都有些聽不懂黔州人說話,所以來自渝州市,同樣也是以西南官話為方言的秘書小蕭自然是充當向導的工作。

“老鄉,請問下謝逸文住在哪兒?”小蕭走到一戶人家門前,對正坐著吧嗒吧嗒抽旱煙袋的老鄉民問道。

“您是說謝老師啊,謝老師不在村裏住著,在鄉裏的學校呢,現在晚了誒,趕明兒再去吧,山路陡著呢。”老鄉好奇的看著幾個外來人然後解釋著。

得知謝逸文並不在這邊後,在老鄉的引導下,幾個人先去到村長家。

村長聽說幾個開著大車的外來人來到小村,熱情的接待了陳永仁三人,正好是晚飯時間,幾個人就留著用飯。

晚餐是玉米粥,還有一盤油菜,陳永仁和村長嘮起了村子裏的家常。伍家村有百十戶人家,據說從明末遷居於此,算是有些曆史。陳永仁特別問道村裏的教育情況,村長說在二十年前有了第一個小學堂,但不在這邊,而是在山的那一頭,因為那個小學堂還承擔了附近幾個山村孩子的教學。

說到小學堂時,老村長有些感慨:“小仔們去上個課都要走山路哩,走個不留神就得掉溝裏,那學校也是幾間小土屋子,俺們山裏人也沒那個本事能起幾間好點的房,小崽們上個學都安全不了,上回巴蜀那邊地震就倒了壓著幾個娃兒,現在這個是謝老師帶著村裏人再起開新的。”

“老村長您放心,這次老板托我們是來給村裏蓋個學校的,明天找著謝老師就跟他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