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明在網上搜到了不少關於腦控技術真真假假的案例,看完以後感覺心神不寧。這些技術的威力已經超乎他的想象,他都準備束手就擒乖乖做他們的實驗品了,如果他們需要的話,因為反抗基本無效。李清明腦中靈光乍現,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出車禍實際是腦控的結果,想到這裏他的心瞬間烏雲密布,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還有一點,做這種實驗所需要的專業設備專業團隊還有起輔助作用的醫療通訊小組都很難找,不知道李鵬堅跟李之策是怎麼做到的。
再次,如果這一切隻是虛驚一場的話,李清明還想繼續自己的寫作事業。從夢魘中醒來以後,李清明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越發清晰。也不用開太大的腦洞,平平淡淡,把這一切原原本本記錄下來就很像一部推理小說了,此乃天賜之作。
接下來李清明還有畢業五年的慘痛且精彩的經曆呢,如果能再一次進入那種虛擬的世界裏,他會用這部分回憶在裏麵打遊擊戰,肯定不上一次玩得更嗨。
第二天李清明又厚著臉皮去找那位老教授了,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教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窘迫,並沒有多加責怪。他看了看李清明總結的這三個問題,分別給出了回答。
首先,李清明自以為對李鵬堅和李之策這兩個人很熟悉和了解,實際上彼此已經很多年沒見了。再說人心隔肚皮,這兩個人將來會做出怎樣的舉動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所以,跟他們保持距離,靜觀其變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教授也聽說過譯碼軟件,不過用李鵬堅所說的那種方法來研發編寫太過荒誕,甚至從根本方向上就是錯誤的,反正教授個人是這麼認為的。他評價這兩個人是,想錢想瘋了。
至於設備操作問題,如果這兩個人後麵有一個組織支撐的話,那這些都不事兒。如果沒有組織支撐,他們靠自己的天才也能完成,畢竟這些設備多數是全自動的,隻不過效率就慘不忍睹了,光是設備上那些參數的設定和監控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再次,李清明寫東西的想法是好的,不過要當心成為他們下一次的實驗對象。畢竟剛開始的時候這兩個人就曾經勸李清明寫自傳,為他成為合格的實驗對象做準備。有過前麵的經曆,李清明的研究價值更高了,更適合做實驗對象了。
聽到教授的第三條回答的時候,李清明吃了一驚,他懷疑自己腦中出現寫東西這個念頭可能是受到了外界控製的結果。因為這個念頭多少有點突兀和詭異,世界之大幹點啥不好非得寫東西?那可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啊。
教授很忙,他給出了這幾點回答之後就走了。李清明又像昨天一樣,一步步挪回酒店,很快他就收拾好東西退房了。上海的消費太高了,連這麼經濟的酒店李清明都不舍得住。到了車站以後,李清明驚喜地發現這裏竟然有直達他家所在的那個小縣城的車,他急忙買了票。
上車以後,李清明眯起了眼打起了盹兒,昨天晚上沒睡好。整個行程將近五個小時,從早上開始天就陰沉沉的,車走了一個小時以後竟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李清明一度很喜歡下雨天,覺得那有點浪漫,可是現在他覺得異常憋悶,身上潮乎乎的很疲乏。大多數時間他都在眯著眼休息,偶爾會抬起頭掃一眼車窗外的景物。
又過了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個小時,也許是半個小時,李清明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猛然間發現天邊出現了一種異像,他一瞬間睡意全無。第一眼看到這異像李清明就想到了兩個字“天書”,因為它們就是一個個金色字體淩空漂浮在天邊。如果要問李清明他在什麼時候還見過這種奇異景象,那隻能是在之前他出車禍昏迷後陷入的虛擬之境裏,他的意識見到了一條金色的通道,那時候那條金色的通道也能往外飄文字。
可現在明明是現實啊!李清明下意識地抱住了腦袋。
過了將近一分鍾,李清明慢慢回過神來,往外一看,那“天書”還在。他急忙拍一拍旁邊那位中年人,問他看到這種異像沒有,中年人直搖頭。李清明要求他仔細看一看,他揉了揉眼睛,依然沒有任何發現。李清明又叫了一下前座位上一個年輕的女孩,她也看不到任何意外的東西。女孩用驚訝的眼光看著李清明,看得出她比較有禮貌和涵養,要不然恐怕直接叫他神經病吧。李清明又想到一個辦法,他掏出手機朝那裏拍照,可照片裏什麼都沒有。
“難道這東西是存在於我大腦當中的?”李清明喃喃自語,短短的時間內他的後背已經汗涔涔的。
天書是豎著排列的一個個篆體字,內容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地名時間等,都是李清明在植物人狀態時回憶過的人和事。這是一個類似於關鍵詞的東西,在這裏記錄下來,將來可能有用。天書持續時間大概五分鍾,李清明能記下的隻有這些了,且順序內容有些混亂和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