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於軍結婚
陽曆十月一號,國慶節這天,是於軍結婚的大喜日子。
結婚的頭兩天,於軍的父親於清月就把所有的鄉裏鄉親都家裏,安排了好幾桌上好的酒席,把於軍的婚事交代給紅白理事會來安排、管理。一來要提前安排酒席;二是結婚的頭一天,要去女方把嫁妝拉到自己的家中;三是——是喜慶的日子,一定要辦的熱鬧熱鬧的,一定要有個喜慶的氣兒!喜事就要喜慶著辦,就要歡天喜地的。這是大多說村民都認可,都願意花錢操辦的事情——結婚是大事,不能草草了事的。
所以,按照風俗,結婚的頭一天早晨,到女方家拉嫁妝的車子還沒走,於清月就安排人在於軍新房的屋頂上安置上了四個大喇叭。隨後,他又安排專人看管播放器,在多數的人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大喇叭就播放起了當時最流行的歌曲來。
拉嫁妝的人剛剛安排走,鄉親們聽到大喇叭響亮的唱歌,都陸陸續續的來到於清月家。有差事的,按照自己的職責做事情,沒有差事的,有什麼事情需要做,就做什麼事情。反正一句話,不閑著。好家夥,一上午,所有的人都在不停的忙活著:有幾個人貼對聯;有幾個人拉桌椅;還有幾個人安排大夥房的鍋頭;大夥房和小夥房的人員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切肉的切肉,摘菜的摘菜,洗碗的洗碗。男人們,女人們,所有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都為於軍能娶到媳婦而感到高興。
就在大家侵沉在喜慶氣氛的同時,唯有一個人——他,就是於軍。他不知為什麼總是笑不起來,臉上總是掛著一絲絲的憂傷與不情願。於軍就連拉嫁妝到女方家,都沒有露出半點兒的笑意,更沒有半點的喜慶勁掛在臉上。本來是他的喜事,他最應該高興,最應該快樂的才是,因為人生的最大喜事,就是洞房花燭夜的事情了。可是,於軍也不知刮得哪門子風,臉上總是像遇到什麼悲傷的事情似的,總是讓人感覺他像是死了八個爹一樣,不能讓人理解。在場的所有人都能看出於軍的不情願與內心的不高興來,但是,沒有一個人,也從沒有人問一問於軍,是為了些什麼。也許,每個人的心裏都不願意打破這歡天喜地的喜慶勁。也許,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想,過多的去觸碰於軍的傷心事。也許,人們的心裏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兒,而不想讓於軍一家人因為於軍的不痛快,把原本喜慶的高興的婚事,鬧成不愉快的婚事,不愉快的喜事吧。人們都小心翼翼的不去過問,於軍為什麼那樣哭喪著臉,不高興;人們是想讓於軍順順利利的把新娘子娶回家,畢竟,已經到了不可更改的時刻了,就像是離弦的箭、出膛的子彈一樣,沒有辦法改變事實了。人們見到於軍也都微微一笑,然後,悄然轉身,忙自己的事情去,沒有一個多嘴的,也沒有一個自找麻煩的。
房頂上的大喇叭唱起了歡快的歌曲。一切都是那麼喜氣洋洋,一切,又都是那麼忙碌。漸漸的,人們都不在注意於軍的表情,都不在意於軍在大喜之日為什麼那樣了。也許,有人會在心裏暗暗的想:真是傻帽一個,新婚大喜之日,是你於軍最快樂的時刻,最神氣最驕傲的時刻,你這樣子,還怎麼和新娘子在夜晚親熱?換做是我,不管發生什麼不愉快,痛苦的事情,我都會高高興興的,都會快快樂樂的把新娘子娶回家,然後和新娘子愉快的過完新婚之夜之後,再說別的事情。也許,人們一開始不習慣,感覺不自在,可是時間一長,那喜慶的氣兒讓大家淡忘了於軍的表情,淡忘了於軍的想不開。也是,有什麼想不開的呢?你於軍這樣窮的家庭,能娶上個老婆就已經不錯了,你不開心,那是自找的,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像你這樣,找不到老婆的,大有人在,你還這樣那樣的——真是不知足。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於軍心裏的痛苦,不知道於軍此時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按常理說,是應該高興與喜慶的,可是,事情沒有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是不知道此中的滋味的。
可是,對於於軍來說,這樁婚事簡直就是父親大杠壓脖,強硬的讓於軍結婚的。原因是,於清月的家境貧寒,兒子大了,能為兒子找上媳婦來,在於清月心裏已是最大的欣慰了。他是不允許自己的兒子有半點的反對,半點不同意的想法的,甚至就連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也是不允許的。再說了,這門婚事,是於軍的小姨給介紹的,如果不般配的話,他小姨也不會介紹的。所以,於清月拿出封建做家長的樣子,硬逼著於軍把這門婚事答應下來,並且,當年就結婚,省得夜長夢多,再生出什麼幺蛾子來。於清月心頭的怒氣不是針對兒子的,而是有一點兒和別人置氣的樣子,隻是,他心中的怒氣怨氣,沒處發泄罷了。
所以,不管於軍的內心是何想法,他都要把新娘子娶回家——這是木板上釘釘子,不能更改的事實了。
於軍不是沒有自己的意中人,隻是人家不願意罷了。於軍的意中人是他小學到中學的同學於娟,而且他們兩個還是前後的鄰居,於軍家在前,於娟家在於軍家的後麵。在讀中學時,他們兩個就已經有點兒意思了,在青春懵懂的心中,彼此就已經對彼此產生了好感,那是心跳的渴望的讓人失眠的好感。後來,他們兩個都沒有考上高中,也沒有被中專錄取。他們都隻能在家修理地球——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可是,於娟的父親後來也不知怎麼的,非要於娟去縣裏讀技校,說是讓於娟這輩子有一技之長,好在社會上立足。也是,於娟的家庭富裕,家裏隻有她這麼一個女兒,不疼愛她還能疼愛誰呢?所以,初中畢業之後,於娟和於軍就很少有機會見麵了,他們也隻能在於娟回家時偷偷的在晚上見一見麵,訴說彼此的相思之苦。就這樣,他們也,隻能在不讓於娟父母知道或者發現的時候,見一見麵,說一說話。如果於娟的父母親看管的她嚴一些,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在一起訴說彼此的心聲。也許,於娟的父母親發現了些什麼,隻是不好意思向女兒挑明了罷了,畢竟女兒已經長大,應該有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隱私了,挑明此事,阻止女兒談戀愛,不讓女兒和於軍來往,那是不明智的做法與選擇。他們隻能不讓,或者少讓女兒出門,這樣,女兒和於軍見麵的機會就會少一些,也許,時間一長,他們的感情就會漸漸降溫的,彼此也會漸漸疏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