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康熙二十七年(1 / 3)

康熙二十七年的上半年似乎格外忙碌一些。

太皇太後的喪事辦得極是隆重,一整個正月這麼熬下來,康熙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二月,革職明珠等人在前,改封宗室襲爵在後,再加上後來修治漕運、與俄國議和、同準噶爾開戰等等一係列事件,康熙便將大多數注意力都放在了前朝,對於後宮之事自然關注少了一些。

而今一轉眼便到了康熙二十七年的六月,紫禁城迎來了一年當中最是難熬的熱意,鍾粹宮後院的西廂房中,常在萬琉哈氏用了小半盤冰鎮西瓜後,在嬤嬤不悅的眼光中意猶未盡地擱下了銀簽子。

一轉眼她進宮已經十二個年頭了,前五年在儲秀宮當宮女,後來被康熙看中臨幸成了庶妃群體中的一員,而今生下了小十二後才真的算是熬出了頭:宮女太監們巴結,姑姑嬤嬤們和氣,就連鍾粹宮的主位榮妃也願意高看她一眼,冰鎮西瓜都想著給她送一盤過來。

貼身宮女綺香打開簾子進來,萬琉哈氏看了她一眼:“外頭日頭不小罷?瞧你這一頭的汗,快些擦擦罷。”

倚翠拿濕帕子過來,綺香擦了一把臉,對著萬琉哈氏道:“方才按著娘娘的吩咐給成貴人送了絡子過去,正巧翊坤宮碰上宜妃娘娘身邊的春喜,說是章佳常在膝下的十三阿哥已經交由了永和宮主子撫養了。”

連帶著正月裏剛剛降生的十四阿哥,德主兒永和宮裏就養了兩個阿哥了,闔宮裏就數她最有福氣,宮裏頭鈕祜祿氏和佟佳氏兩位貴妃怕是都眼熱呢。

德妃運氣好,能生,也入了康熙的眼,當年和萬琉哈氏一年小選入宮,而今膝下站住的已經有四阿哥和皇九女,而今添了十四阿哥,十三阿哥又也歸了德妃膝下,可見聖寵正隆。

到底是一起選進來的姐妹,一個已經成了高高在上的德妃,而萬琉哈氏不過隻是一個常在,倚翠怕萬琉哈氏心裏不舒坦,忙岔開話題道:“十二阿哥今兒倒是多吃了一些,榮妃娘娘也過來瞧了,直誇小阿哥生得白白淨淨,很是喜人,說是咱們主子好福氣呢。”

萬琉哈氏這位份是不好撫養阿哥公主的,但最近皇上非常忙,心思不在後宮,佟佳皇貴妃剛剛失了膝下唯一的公主,整個人都有些心灰意冷,後宮中事也不大管了。

佟佳皇貴妃就十二阿哥的養育問題跟皇上也提過一嘴,但康熙轉頭就給忘了。佟佳氏懶得再提,反正孩子也不是她的孩子,給旁人養了對她沒什麼好處,給萬琉哈氏先養幾個月也沒她什麼壞處,提多了倒好像她對這個阿哥有什麼想頭似的,既然孩子的親阿瑪都不上心了,不如就這麼耗著吧。

那孩子最終還是留在了鍾粹宮裏,皇貴妃便放話叫榮妃照看。鍾粹宮後院是個三合院,榮妃特意將原本住在這邊的兩個庶妃挪了出來,把整個後院騰出來給了萬琉哈氏母子,萬琉哈氏住東廂,十二阿哥住西廂,萬琉哈氏也時不時地過來看看兒子。

既然此時提起了十二阿哥,萬琉哈氏少不得要過來看一看他。

宮裏小主子素來都是極為金貴的,十二阿哥的額娘即便隻是萬琉哈氏這個常在,乳母嬤嬤們也不敢怠慢分毫。

小十二被養得白白胖胖,生得也不錯,大眼睛很精神不鬧人。看到萬琉哈氏帶著丫頭過來西廂,他也不要人扶著,長開蓮藕般肉嘟嘟的手臂,自個兒噔噔噔跑了過來,對她笑笑,親切地喚了聲“額娘”,萬琉哈氏隻感覺自己心都要融化了一樣。

十二是康熙二十四年臘月的生日,實際年齡一歲半,卻已經被大家認定為三歲的孩童了。

宮裏主子們是極少抱孩子的,但萬琉哈氏不過是一個庶妃,又是包衣宮女出身,自然沒那麼多的規矩,是而她將殷陶抱了起來,擱在膝上,很自然地輕輕拍著他的背,同他輕聲說著話。

萬琉哈氏長相柔美,聲音溫婉,就這樣被她這樣抱在懷中哄著,的確是一件叫人十分愉悅的事情。

殷陶抓著她的龍華,穩坐在她的懷中,開始想自己的心事。

那晚電閃雷鳴雨又大,他不過是去關了個窗戶的功夫,就突然穿越到清朝,成了康熙膝下的十二阿哥。

托他那個A大曆史係教授父親的福,他對這個世界倒也並不是一抹黑那種。

媽媽和妹妹都喜歡看清宮劇,他偶爾也會瞥上幾眼,那時候正風行的各種宮鬥劇、穿越劇幾乎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九龍奪嫡。

殷陶經常看看就迷糊了,這部劇裏皇帝最喜歡老四,而那部劇裏皇帝最心愛的孩子則是老八,這部劇裏太子是個深情暖男,那部劇裏太子是個花心草包,這部劇康熙的真愛是太子的生母赫舍裏皇後,那部劇裏康熙的真愛就成了八爺生母良妃娘娘。

殷陶索性去父親書房找了正史書來看,對於這個朝代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十二阿哥的排行不像十五十六他們能夠完全置身事外,他比十四爺還要大上兩歲,是處於九龍奪嫡年齡段之間的一員,但是在九龍奪嫡期間那是透明中的小透明。

也是到了後來,直郡王倒了,太子廢了,八爺失勢,十三失寵,十四被康熙弄到邊塞出征去了,這才顯出他來。

殷陶覺得這樣也挺好的,他上輩子是學金融的,本科畢業後就在本校保送讀研了,職場風波都沒怎麼經曆,對於跟阿哥們勾心鬥角什麼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十二阿哥一直小透明,不管是曆史還是戲說上關於他的記載都並不是很多,但因為“胤裪”的名字跟他發音很像,所以殷陶格外關注了一下,發現這人其實還運氣不錯,一直紅到了乾隆一朝不說,就連活得也比旁人更久一些,說是有福之人也不為過。

殷陶決定沿著原身的發展路線來過這一生,依然持續悶聲發大財的路數——日常苟一苟,活到九十九。

萬琉哈氏逗了一會兒十二之後,就見外間綺香匆匆走了進來,對著自己嚴肅道:“乾清宮梁爺爺來了,正在榮主子那邊說話呢,常在快去前頭接旨罷。”

這宮裏能稱得上“乾清宮梁爺爺”的隻有乾清宮大總管梁九功一人。

萬琉哈氏忙整理好衣裳出來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