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看守醒來以後,就來稟報自己的頭目。並且稟報了自己的腰刀已經被韓元帥拿走了。頭目也快嚇死了,急忙來給皇上稟報!
而韓德讓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殺韓真子。他想等著自己殺了韓真子之後,再把那個金龍皇上和耶律鹿鳴老王爺殺了,自己再劫持蕭太後,逼迫蕭太後答應,讓韓德讓自己當大遼的皇上,而後給大宋再次發動戰爭殺了大宋太子。
所以他給他的那幾個看守們,他的也是蕭太後的親兵們,而這些親兵,都是他親自挑選的,也就是他的心腹,他安頓了幾句,自己去殺人了。失敗後,落荒而逃,他要想辦法東山再起!
而在韓德讓逃走以後,有幾個看守,那幾個他的心腹,也偷偷地逃走了,他們追上了韓德讓,跟著韓德讓一起走了。
……
耶律鹿鳴老王爺抱著自己的小孫孫,很久很久都不肯放下,心疼孫孫太小了,就被韓德讓砍斷了胸肋,肝腸外露。一身的鮮血,又一身的泥土,也就是說,孩子被砍傷後,在地上碾轉反複,很久很久才死了的,是硬硬地痛死的。
他想起了那遙遠的地方,那個家:西北的邊陲,在突厥韃靼戍邊的耶律鹿鳴和他的家,妻子們都死了。隻剩下兒子們,和幾個孫孫。
就在大宋大遼的將士們天門陣即將結束的時候,在數千裏以外,大遼的一隊將近三十萬部隊的人馬,正在日以繼夜地往天門陣這裏趕。
那是蕭太後打發的求援的信,被信使快馬加鞭地,五天就被送到了目的地,那邊的大遼的老將軍得到了快馬報信求援,立馬就率領部隊啟程南下,他要援助蕭太後,救助大遼的部隊。。
因為耶律鹿鳴那邊的邊界長,國家多,耶律鹿鳴他自己手裏就有著一百多萬的部隊。
但是,這個回鶻的、黑汗的、吐蕃的、突厥和韃靼邊界那邊的許多小國家小部落也不是都安安生生的,那是契丹先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疆擴土打下來的地方,也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兒子,耶律鹿鳴的父王耶律多爾王爺在哪裏繼續開疆擴土,打下的地方,當然要好好地看守著了。但是那裏的當地居民們不安寧著呢,經常跟這邊契丹後來的大遼的邊界上鬧摩擦,那些遊牧民族的人們時不時地跑到契丹這裏來打穀草。所以那邊的邊界也一直不安寧,所以誰也不敢大意。耶律鹿鳴老將軍,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不敢有絲毫地鬆懈。
哪天耶律鹿鳴突然接到蕭太後女皇的親筆求援信,怎麼能不聽調令?
但是這裏也不敢鬆懈啊。老人家思前想後,十分地不放心大都,也不放心這裏的邊界,就跟在跟前的蕭將軍商議後,耶律鹿鳴把這裏的軍事守候,交給了蕭將軍和自己的三個兒子分頭守候,自己親自帶著二十多萬部隊——也就是他能帶走的,不影響這邊戍邊的兵力部署,也就是這二十萬多萬不到三十萬的部隊,同時帶著他兒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布爾古德將軍,另有五六個從來都沒有到過大遼大都的幾個小孫兒孫女,騎馬南下,直奔天門陣這裏來了,而十五歲的耶律西川也跟著來了,本意是想讓孩子開開眼界,看看這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