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死有所葬”等層麵,可謂“從搖籃到墳墓”均有國家救濟。
至於季節性、臨時性、賑災性的例行救濟,比如“雪降則有雪寒錢,久雨久晴則又有賑恤錢米”,也是“每歲常例”。大概可以說,宋代在製度設置上已經有了幾分“福利國家”的氣象。
與現代不同,古代退休工資並不在原單位拿,也非國家財政統籌,而由退休人員居住地政府承擔、發放。
比較起來,宋朝官員的退休待遇是曆代最高的,退休老幹部在新皇登基、慶生等重大慶祝活動時,還能與在任時一樣“轉官加恩”。所以,宋人是最不願意退休的,從民國時流落到美國的宋人繪《睢陽五老圖》上可以看出,五位老人都是八九十歲才退休。
趙光義(宋太宗)當了皇帝後,朝廷出台退休製度,“應曾任文武職事官恩許致仕者,並給半俸,以他物充,於所在州縣支給。”九品以上退休人員都可領一半工資,有的是全工資,另外還有很多賞賜。九品是古代官場上最低一級官員,相當於如今的鄉長、鎮長,可見宋代已經考慮到基層官員退休後生活了,這是古代中國“養老金”製度,首次覆蓋到基層退休人員。
……
也就因為有這些法律依據,所以這會兒的皇太子就這麼處理了。
當天,那位胡樂天就和侍書成親了。
林道長和何永生來祝賀。
何永生的三個孩子還來鬧了房——當然,這也是皇太子的諭旨,為地是為他們博個彩頭。
洞房之夜,胡樂天歡天喜地,侍書是愁眉苦臉。
光棍打到了四十多歲的殘疾人胡樂天,此時突然麵對一個美麗的姑娘,心裏也一下適應不了,想摟著侍書,卻不敢動一下,更別想幹那個夫妻之事了。
而那侍書此時是有氣又恨,怪自己錯了,甚至恨太子把自己嫁給了一個如此猥瑣的人!
洞房一夜,二人都無眠,二人剛開始都無話可講,可是他們有話沒話地講起了話……他們一起從西雲縣到邊關路上的事情。
當日陳公公他們一行人到了西雲縣衙門的時候,休息一夜,李鬆山因為勞累,在西雲縣歇下了,而在這裏他們遇到了聶鐵將軍,在哪裏他們就見到了這位殘疾人胡樂天。
隻是那會兒也匆匆忙忙地,都沒有說什麼話,他們一行就跟聶鐵聶剛一起到了邊關。而胡樂天是被聶虎帶著,是跟著李鬆山先生,四位西雲縣的快捕一起到了邊關的。
他們又開始互相講自己的事情。
侍書說起自己地進宮,自己是十三歲就進了皇宮的。剛開始在周後的宮中一直伺候周後的洗漱。
周後生了小太子以後,周後就打發自己去照看那個小太子。也就因為他一直照看小太子的起居,這一照顧就是十來年,皇上也就一直沒有讓她出宮。可是周後薨了,小太子也薨了。皇上就把她留在了自己的宮裏,依就伺候皇上的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