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緯帶著十人,在四處瞭望。
雖然是黑天半夜,但是對於有經驗的邊疆將士來說,怎麼樣瞭望,就有一定的技巧。
他們下了馬,靜靜站在暗處,往山上的透空處觀瞧,而後就能慢慢地看到山下山上的靜物。
如果有人有動物走過路過,也從透空的地方觀察到。
而楊五郎這會兒給那慕容惟素的三百多個人的騎兵先遣營安頓今夜的行動:“咱們打仗要吃飯,遼幫的人不要我們吃飯,我們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那些不要我們吃飯的人消滅了,才好!”
下麵的士兵一聽,心說,有道理啊。
有人就問:“將軍,那我們怎麼行動?”
楊五郎說:“這裏離他們已經很近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小心了,騎著馬,要注意四周圍的,腳底下,路邊的周圍的每一個石頭樹木,發現情況,不許說話,甩石子,明白不?要不就學野獸叫。……另外你們一切行動聽老衲的指揮!少將軍慕容惟素您也跟著老衲,老衲比你們有經驗的多!”
眾人說:“是!”
聽那回聲,楊五郎對慕容惟素說:“我看您的那些士兵比你有經驗。你得向他們好好學習!”
慕容惟素連忙抱拳:“是!”
楊五郎命:“出發!”
……
有人要問,怎麼八王爺用的都是這些年輕的少年將軍啊?
其實這是八王爺施得的計策,當天在金殿比武,比出了不到二百來人的將軍,皇上心裏知道不夠,而且那些孩子們太年輕,所以又跟皇太子、八王爺、老王丞、呼延讚等研究,暗暗調了許多老將軍,換成普通將士軍裝鎧甲,藏在軍中的。同時也是想讓那些少年武侍郎們在行軍路上先曆練一下,要不然讓他們就這樣沒有一點經驗的孩子,尤其他們還都是開國元勳國家功臣的後人,就這樣貿然送去上戰場,未免也太危險了。而且八王爺為了迷惑那些遼軍的奸細產生錯覺,大宋來的兵馬都是老弱病殘,也就是說兵力不強。
而八王爺把部隊壓在這裏沒有動得原因,表麵上是為了等呼延讚,其實是在等軍糧能送上去,因為後麵還有兩批軍糧馬上就過來了。今天看到了楊五郎,知道佘太君也已經請了很多名將到邊關了,又聽說聶虎鬧事,那聶虎的爺爺聶鐵戰功赫赫,也是當年宋遼戰役中活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老將軍,請他出山,一定是佘老太君的麵子,可是聶虎如此鬧事,很讓佘太君為難,太子原本可以處理,但是怎麼處理,太子年少,一定是拿捏不準,而且太子出麵,性質不一樣了,一點回旋餘地就沒有了,所以八王爺一聽此事,就知道此時隻有自己能出麵,才能服人!可是這怎麼處理啊?八王爺心裏一直都在暗暗尋思!
……
且說楊五郎他們的人馬沿著西雲縣北的大路,往北邊攆出去五十裏路後,這裏離邊關已經不到二百裏路了,也是最危險的地方了,此時天已經四更了。
楊五郎看看好像沒有看到什麼事情啊,忽然看見路邊不遠的地方,有幾具死屍,仔細看看,卻是遼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