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在前麵的話 ...
寫在《帝國魅色》前麵的話
親愛的朋友們,我很榮幸能夠通過文字與大家做一次心與心的交流。當您開始閱讀這篇小說之前,請先看看這篇小文章吧,希望對於大家看文有所幫助。
首先,關於文章的體裁定位。本文是一部言情小說,即是以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事物等社會生活的小說。在我的認識中,言情小說這種文本,從清末民初的新鴛鴦蝴蝶派那些才子佳人的戀愛小說開始,經曆了本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台灣言情的風靡,就已經奠定了其獨特的“唯美、清新、浪漫”的藝術特色和情感基調。以社會生活中發生的男女情感為原型,進行加工和提純,創作出帶有一種類似於美好的幻想、美麗的夢境的小說,簡言之,“言情,就是給女孩子造夢的。”本文也有意地偏向這種浪漫主義表現手法,以表現男女主人公的理智與情感、精神與肉欲不斷掙紮為中心,意在歌頌純潔、堅貞、美好的愛情。
其次,談一下文章的題材問題。一部小說裏麵,需要具備“人物”“情節”和“環境”三要素,其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曆史背景等等。本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愛情”,盡管在文裏再三避諱一些詞彙(在此就不多舉例了),讀者朋友們還是可以看出,本文是以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為曆史背景,描寫了黨衛軍高級將領蓋爾尼德與中國少女周碧雲的愛情故事。曆史上的1933年至1945年間的德國,處於希特勒的獨裁和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變體)的意識形態的堅固統治之下。
言情小說屬於文學創作而非曆史學研究範疇,我選取“戰爭與愛情”這個題材的目的,並非是走所謂的“考據派”路線,而是寫在這樣一個特別嚴苛的社會環境下,一對立場、身份、地位懸殊的戀人,克服重重壓力,衝破各種阻礙,共同維護那一份彌足珍貴的愛情,意在讚頌這份可歌可泣的真情。第一幕的內容,涉及到部分“虐戀”的情節,略顯灰暗與血腥,在嚴酷的社會大背景之下,故事還因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性格和命運更加矛盾叢生,曲折反複。我常常就這個問題跟讀者群的朋友們開玩笑,如果女主角跟男一號蓋爾尼德在一起,那麼就叫做“虐戀情深”;如果女主角跟男二號墨菲斯?珀爾在一起,就該叫做“西方羅曼”;跟男三號麥克斯?威施爾在一起,那就叫“歡喜冤家”了。也就是說,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恨情仇,其動因既是社會的,也是性格的,亦摻雜著命運的安排。
再次,關於本文的語言文字風格。言情小說是大眾文學,是一種最接近生活的文學體裁,它應該具有通俗性。由文體決定了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盡量避免晦澀生僻的詞彙、符號化的網絡新名詞,力求呈現出一部語言清新、文風質樸的作品,並且嚐試著融入一點電影的鏡頭語言,例如多視角的交叉、鏡頭的推放、蒙太奇的切換等等。我深知自己的文學修養不夠深厚,文字功底也不紮實,這些嚐試尚不成熟,請朋友們多多提出寶貴意見,我會虛心接受的。
最後,申明一下本文的立場。在寫作中我將始終秉承唯物主義曆史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健康向上的人生觀與集體主義價值觀。盡管文章是以一位納粹德國高級將領為主人公,主旨絕不是宣揚法西斯主義,而是意在冷靜審視在法西斯獨裁統治下深受毒害與控製的人們的瘋狂與偏執;高歌頌揚反法西斯戰場上英雄們的無畏和犧牲;深刻揭露資本主義製度極其國家機器的貪婪本質;厲聲控訴戰爭機器帶給全人類的戕害與傷痛。由於是從一個柔弱的女性的視角去審視和揭示戰爭的殘酷,所以筆觸免不了有些柔軟和傷感,並帶著一絲舊時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