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依香躺在床上,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訴演唱會的種種盛況。我假裝很有興趣地聽她講話,心裏卻在揣摩如何在圖書館拍照的每一個步驟。
第二天上班時,我特意在襯衣口袋裏多插了一支鋼筆,以防偶爾有人向我借筆寫字時釀成大錯。很多時候,微小的細節往往決定成敗,這是不折不扣的真理。
吳誌文和我給修複大廳的專家們送了當天要修複的古籍,返回地下藏書庫後,就進了專用修複室。我知道依照他的習慣,除了在進行修複工作的中途,會到休息室抽一支煙之外,基本上他懶得在書架之間走動。因此,我有充足的時間幹我想幹的事情。
我直奔78號書架,按照序號從大藤箱取出竹簡在早已準備好的操作台上攤開,然後從煙盒中取出微型照相機,按照夏小芸教我的方法,開始了操作。
有那麼一霎那,我感覺心跳的節奏非常的強烈,但我很快控製住了情緒。我知道自己偏離人生的正常軌跡,邁出了走向冒險之路的第一步。既然選擇踏上這條路,就不會有回頭的餘地。
在拍攝的過程中我看了幾次表,權衡著操作時所耗費的時間。我盡量在取放竹簡時加快速度,給自己贏得選擇拍攝角度的充足空間。
待吳誌文走出專用修複室抽煙時,我很輕鬆地在過道上打掃著衛生。我給他的印象一貫勤快,而且,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我知道如何跟傳統的高級知識分子打交道。有真才實學的文人一般待人很謙和,骨子裏卻很矜持。在文人堆裏,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下了班我走出圖書館,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如釋重負之感。按照和葉子的約定,我徑自去了學校後門。
葉子坐在停在路邊的一輛桑塔納轎車上,放下一截車窗,向我展露微笑。
我移步上前拉開車門上了車,葉子瞥了我一眼,啟動了引擎:“事情看來很順利…”
我係上安全帶,輕點了一下頭:“隻是不知拍攝效果如何…”
葉子操縱著方向盤,一臉輕鬆:“沒必要固忌太多,凡事都是熟能生巧。衝印掃描放大之類的技術活兒,都會有專業人員來做,你放心好了。肚子餓不餓?”她拍了拍我的大腿,“不管做了什麼事情,我都喜歡你鎮定自若的樣子。我們去過橋園吃菊花過橋米線。”
過橋園是一個庭園式的食府,布局十分精致。食客在古典式的樓台亭榭間用餐時,能欣賞院落裏盛開的菊花和池塘裏遊來遊去的錦鯉。
中國大江南北的許多傳統美食,都有十分美妙的傳說。過橋米線的產生也是緣於一個相當浪漫的傳奇。這個傳奇講述的是一個古城鎮裏的一名書生為博取功名,在風景秀麗的南湖畔結廬苦讀。他美麗賢惠的妻子每天不辭辛勞地為他送飯,可是由於路程有點遠,每每從家裏把飯菜送到書生手上都涼了。妻子不忍丈夫吃冷菜冷飯,想了很多方法,終於發明了過橋米線。這道美食的做法十分考究。首先要用黃豆泥塗抹鍋底,然後用豬筒子骨、扇子骨和豬後腿骨熬湯。待湯熬好後,淋上一層雞油確保湯能長時間保溫。選用的米線則為紅米聽榨,放入湯中食用時有勁道有筋骨,又鮮又香。配菜分葷素兩種,皆有生熟。生肉片和生菜先放入湯內燙熟,再放熟菜。所以考究的吃法,吃一次過橋米線,大碟小盤的配菜有幾十種之多。其中的素菜菊花、草芽、玉蘭片、鬆茸、竹遜、豆芽、韭菜、黃花菜和香菜必不可少,葷菜生裏脊肉片、生豬肝、生魚片、鵪鶉蛋、腰花、雞絲、鴨肉和酥肉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