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包子引發的紛爭開始(1 / 3)

蒼梧城位於仙雲州南方,坐落於自西向東的墨倉江南岸,地處水陸交通樞紐之地,十分繁華。

南有浩瀚如煙的雨龍湖,西有峰入雲間的太華山脈,北對岸又是蒼翠蔥蘢的雲鴻古林。

在這不傾之地,便有四大勢力龍盤虎踞於此。

有歌訣曰:太華山下鐵龍盤,冰壺落坐蒼梧中;雲鴻深處清風寺,雨龍湖裏六蛟龍。

指的便是鐵龍山莊、冰壺閣、清風寺、六蛟幫這四大勢力。

石棱便是六蛟幫中的一名雜役,他的名字讀ling,也有人喊作leng,但他總會認真地糾正對方。

至於名字的來由目前無從細考,據撫養他長大的石氏夫婦講,他是一名棄嬰,被丟棄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胸前衣服上掛著一個繡著棱字的荷包。

石氏夫婦並不識字,他們隻是六蛟幫青竹島上的普通雜役,於是請教了讀書先生,得知讀leng。

兩老覺得“石leng”這名字不夠好聽,不過又聽先生說還可以讀ling,於是興高采烈地確定了石棱這個名字。

不過石棱還是沒有逃脫被稱為leng的命運,甚至還愈發過分了一點,有人給他取了小名——愣子或是石頭愣子、石大愣子、石愣子。

萬幸不是二愣子,而他也確非魯莽之輩。

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將愣子、石頭愣子、石愣子三個小名丟進了煙波浩淼的雨龍湖中。

隻是石大愣子這一小名卻是萬難擺脫了,這樣稱他的有三人,青竹島的島主夏侯偉,大小姐夏侯琬,選武堂青竹分舵舵主裴勇。

裴非是裴勇之子,但卻是一個自付文雅之士,與行止粗魯、孔武有力的裴勇大相徑庭,年方二十有二,尚未婚配。

不過倒是沒人懷疑兩人是否親生,因為兩人在相貌上的相似度打敗了任何質疑。

石棱五歲便與裴非認識了,不過兩人第一次見麵卻是狠狠打了一架,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不過總的來說,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還學著故事裏的場景插香結拜過。

他也因此多了另一個小名——石頭。

論真本事,石棱略遜一籌,但兩人每次比試都是石棱勝出。

自付文雅的裴非在打鬥中總是縮手縮腳,經常被石棱抓住機會打得措手不及、悻悻而敗。

石棱的拳腳功夫主要學自青竹分舵的日常訓練中。

不過他腦子很靈活,又十分努力,即便隻是普通的選武堂基礎拳法《驚浪拳》、身法《回旋步》也都練得純熟無比,用得活靈活現。

後來又在裴非的指點下不斷進步,如今在青竹島也算一號人物,人送外號“撲火蛾子”,打起架來悍不畏死,直往刀尖上滾。

身上不知道有多少條可怖的傷疤,尚幸臉上一直得以保全。

石棱相貌不怒自威,但頗為耐看,將滿二十歲。

由於常年的努力訓練以至於雙臂粗壯有力。

但絕非蠻漢模樣,其目光炯炯有神,氣質傲而不冷、威而不懼、清而不孤。

在某種程度上說,他整體上可以說十分吸引女性,比如夏侯琬就對他青睞有加。

或許也是因為這點,裴勇對他額外照顧,偶爾還對石棱的武藝稍加指點,也絲毫不阻止石棱與裴非過密交往。

近幾年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了不少錢,便用來請了先生教自己讀書識字,再加上以前與裴非在一起時學到的一些文字,倒也算是粗通文墨。

石棱的養父母都已經年過六十了,平日裏除了幹點雜活,倒也算清閑。

他們原本也有一個自己的孩子,三十幾年前葬身於一次水戰,這對雜役身份的石氏夫婦而言,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這不妨礙他們愛心大發,將石棱當成自己的親骨肉一般疼愛。

石棱自也是孝順孩子,每天從選武堂青竹舵回來便忙著幫二老幹活,他的力氣不下兩百斤,幹點雜活自是輕輕鬆鬆。

這讓不少雜役家庭的少女對他芳心暗許,甚至已經有媒婆在向二老說親。

二老是明白人,知道石棱與夏侯琬的事成不了。

一個雜役怎麼可能與島主之女配上呢?

他們果斷掐掉這份美好的念想,與幾家閨女秀氣的雜役家長相談甚歡,甚至有互稱親家的架勢。

石棱對此並不知曉,他正站在一艘青竹島的民武兩用船青蟒號的船頭,雙手抱臂,與裴非一起臨風遠瞭。

青蟒號正在急速向蒼梧城碼頭而去。

劃槳的都是力氣十足的水手,皮膚黝黑,神情堅毅。

在他們氣勢昂揚地吆喝聲中,這艘不小的船迎風破浪,快馳如風。

石棱與裴非這次的任務是從蒼梧城大米商齊家運一百擔糧食到六蛟幫主島寶龍島。

麻亮的夜色並無太大的美感,石棱呼吸著濕冷的空氣,望著遠方一輪火紅的旭日緩緩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