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的勸說下,在孫悟空冷冷的審視眼光中,應了下來。
湊巧此時,李治之前因為想要下廢後的旨意,而召集過來的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們都相繼應詔,來到大殿之內等候召見。
孫悟空想著快點辦成事,便讓李治帶著他和楚軒一起出去。
百官們站在大殿之上,本就有所耳聞是要來聽廢後詔書的。沒曾想,帝後相偕而至,一派若無其事的表相。除此之外,帝後二人時不時的眉目傳情,彼有新婚燕爾的感覺。一時之間,感情仿佛又濃了許多。
百官們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這位武皇後果然是好手段。都已經四十歲的人了,還能將皇帝的心牢牢的攏在手心,沒有半分想要掙脫的意思。
同時,也知道,這廢後的詔書怕是下不了了。隻看著皇帝要用個什麼理由來掩蓋住召集百官來朝的真實原因了。
沒曾想,皇帝卻落下個大雷來,雷得大家頭昏眼花,暈頭轉向的。
原因就在皇帝身後那兩個陌生人的身上。
大家本來就對隨在皇帝身後而來的那兩名年輕人而有些竊竊私語,要知道,從這二人跟皇帝一起來的方向,便知是從後宮那塊兒過來的。又見其二人穿著一身道袍,雖說隔著遠了些,但明眼人還是能看出,那身衣裳料子卻是不錯的。
眾人想起前些時日聽說後宮鬧鬼,武皇後便請了道士進宮驅鬼。想著,莫不是此二人便是武皇後請的道士?
隻是這兩個道士約模太年輕了些,而且樣貌也是清俊的。
有些有著齷齪心思的人,便想歪了。
李治和武媚娘也不來虛的。更何況身後的人的身份,也不需要玩虛的。
李治指著孫悟空笑道:“也不知如今的老臣們,還有哪幾位能記得孫悟空孫先生的相貌的。”
皇帝這話一出,下麵的文武百官們都有些騷動了起來。要說老臣們,朝堂上自然是有的,但能見到孫悟空的容貌的老臣們,卻是少之甚少。但終歸還有一些的。
而新臣子,雖然沒有見過孫悟空,但是孫家的事情,但凡有些心眼的人自然也會打聽一二。
聽到李治說他身後的一位年輕男子就是孫悟空,哪有不大驚的道理。
本就知道這個孫悟空是有大本事的,卻沒曾想竟然還駐顏有術……也許不止是駐顏有術,更有可能還修了長生不老的仙法。
有了此念頭,本就視線熱烈的百官們,越發如火一般的看著孫悟空了。
孫悟空卻絲毫不在意,隻一揮手,對李治說道:“皇上,還是快些說正事吧。”
對著孫悟空那仿佛帶著命令似的口吻,李治卻渾不在意。也許是習慣了武媚娘以這種口氣對他說話,也可能是對孫悟空身份的顧忌罷。不過,這卻不是百官們關注的重點,重點是李治將要說出口的話語。
“這位是楚軒,是孫先生的弟弟。此番隨著孫先生進宮,本就是因朕想封孫先生為大唐國師。隻是孫先生推拒掉了,反薦了楚先生。朕已下旨,在宮中修一道觀,取曰無名觀。隻因道德經上有雲: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以此觀,貢得楚國師入住。”
“回皇上,此法不妥!”站出來的,是正三品的禮部尚書裴友清。他向來一身正直,被李治所看來。“後宮乃皇上的後院,哪裏能容外男出入。這實在不合禮法。”
既然有人做了出頭的楔子,旁的人也不客氣了,紛紛站了出來,指桑罵槐一番。此舉,也不過是那些不滿武氏以一介女流之輩,行牝雞思晨之事罷了。便以此事拿出來,想要羞一羞那武媚娘。
旁的人愛說便說罷,孫悟空也一向不去理會的。隻是楚軒,孫悟空卻容不得他們拿來鬧出一場殺雞給猴看的鬧劇來。
要知道,楚軒難堪了,不止是武媚娘臉上難看,他這個做哥哥的還能閑著不成?
當即,便擺起了臉色,冷哼一聲。這聲音不大,卻是震住了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