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八覺》BY蝙蝠
【前言】
在網上閑逛的時候,看到了一位網友對於《罷了,八覺》和《華葉》相較的評語,很簡單,但深得我心。
她說:「如果八覺的善有華葉的善灑脫,八覺的悟有華葉的悟了然,那麼八覺的結果,一定不是這樣。」
然而八覺畢竟不是華葉,鄔源也畢竟不是遠威,之所以寫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和華葉遠威有很多地方相似,
而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地方南轅北轍。
他們的結果,應該說,是在他們相遇之前就已經注定了的。
◇ ◇ ◇
緣生,緣滅,起起落落。
風過而旗動,是旗動?是風動?
並非旗動,也並非風動,不過是心動罷了。
由心而生罷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
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誌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
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
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 ◇ ◇
當江湖上傳出酆都寺的一個和尚,救走了一個名叫遊遠威的豐都殺手的消息,而所有的關係人員都緊張地撒
網,勢必要捉住那兩個人的時候,和其他寺院一樣收到了少林寺追捕文告的圓照寺住持八覺卻沒有任何行動,既
不參與捉捕,亦沒有表示自己因何等原因而抗命,隻是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像根本沒有那個文告一樣。
不過圓照寺本身就是一個以佛法為主而不是以武為主的寺院,少林寺也沒有指望他們能有什麼幫助,發了那
個文告之後就再也沒有理會他們,也讓他們樂得輕鬆。
八覺今年三十四歲,是當年包括少林在內的十大寺院中最為年輕的住持,然而即使他年紀甚輕,對佛法的悟
性卻相當之高,曾令無數高僧敗在他的手下。
他是個很淡然的人,絕不會因為什麼事情或嗔或怪,以他話說便是「一切因緣而生,即便嗔了怪了,也是毫
無用處的」。這種道理,任誰都懂,可真能如實做去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因為人畢竟是塵世中的俗物,真的超脫了,便成佛了。
奇怪的是,他還不是佛,隻是一個普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