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如果邵二狗不遇上這場大難,或許他一輩子都隻是丹陽縣城裏一個小小的地痞頭子。
躲在鄉下的邵二狗,不知從哪兒得到了個消息:縣令楊大人與縣學的錢教諭不和。
邵二狗偷偷進了趟城,領著幾個心腹閑漢,盯起了錢教諭的梢。一天夜裏,他找到機會,將錢教諭堵到一個死胡同裏,一頓痛打不說,他竟還砍掉了錢教諭的一根手指頭!
教諭雖小,始終也是堂堂的正八品朝廷命官。朝廷命官被人痛打,還砍了一根手指,這是大案。
縣衙裏的衙役們卻沒人去賣力仔細查這件案子。原因很簡單,楊縣令跟錢教諭有仇!楊縣令是三班衙役的頂頭上司,他暗地裏跟三班衙役打了招呼,指使他們在查這件案子時,出工不出力。
於是乎,這件案子成了無頭案!而大明官製,很注重官體。那些長的尖嘴猴腮的人,即便再有能力,再清廉,也得不到升遷。何況錢教諭少了一根手指頭,成了九指?過了一個多月,朝廷下旨,將錢教諭免職回鄉。
政敵被免職了,楊縣令誌得意滿。某日,他坐著官轎正要去酒樓喝酒。邵二狗忽然捧著一個木盒攔了楊縣令的轎子。
邵二狗光腳不怕穿鞋的,狗膽包天。他將那木盒送給了轎中的楊縣令。木盒之中,裝著的是一根已經風幹了的手指!
楊縣令立馬明白過來,這手指定然是錢教諭的。而眼前這個人,就是砍掉錢教諭手指的凶手!
按理說,楊縣令應該立即讓人拿下邵二狗才對。他不但沒這麼幹,反而心想:啊呀!這個人辦事夠狠!還敢作敢當,是條漢子!這回錢教諭被免職,倒有他的八分功勞。我今後要好好抬舉抬舉這人。
於是乎,楊縣令撤了對邵二狗的通緝令,將邵二狗當成了座上賓。
邵二狗呢,得了楊縣令這座靠山,在丹陽縣城裏的勢力更勝!
邵二狗在縣城裏繼續敲詐商戶們的銀子不說,還給楊縣令當起了掮客。
譬如說,丹陽縣有些窮凶極惡的匪徒,被衙役拿住,關進了大牢。他們的家人會給邵二狗送一些銀子。邵二狗拿了銀子,自己留一成,剩下九成全都由他送給楊縣令。楊縣令拿了銀子就會放人。
丹陽的富商大戶們惹了官司,亦會給邵二狗送銀子,讓他去打點楊縣令。
一句話,楊縣令不方便收的銀子,由邵二狗去收。旁人不方便行的賄,由邵二狗去行。此謂之,官場掮客也!
邵二狗幾年之中,為綠林道上撈了不少人。一來二去,綠林道上的人竟遵他一聲“大俠”。
邵二狗覺得,自己都成了大俠了,再叫“二狗”這個名字不雅!於是乎,他給了一個算命先生五兩銀子,幫他改名為邵樗朽。
那位楊縣令的官運不錯,幾年時間內,一路高升為鬆江知府,成了楊知府。楊知府去了鬆江府,邵大俠亦跟著去了鬆江府。於是乎,丹陽縣的邵大俠成了鬆江府的邵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