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丞相家的獨生女兒,叫......公孫杏尋。她身子先天不足,會吃飯食起就吃藥。病情一發作就會咳血不止。在深更半夜的時候,那尖厲的咳嗽聲特別滲人。這把全家上上下下折騰得夠嗆。出了許多重金,請遍名醫都不見好。後來某日,一個雲遊的苦行僧不請自來,也不開方子,單把病榻前的燕窩雞湯盡數撤去:“葷腥煞人,小米粥茶泡飯素菜羹才是理。”臨行,又回頭說,若要好,不許傷情觸懷,不許落淚亦不得見外人。
眾人聽得此話,喜笑顏開道:“原以為要開個千金方,不曾想這病竟是奢靡過度所致。至於不見外人麼——堂堂相府千金,深宅大院的,哪有甚麼外人。至多吩咐下去都不叫打攪小姐便是。”漸漸的她的臉有了紅潤的血色,能夠起來到花園裏走動,不再終日纏綿床榻。
府裏人都偷偷的說,姑娘是富貴身子清貧命。不過誰也不敢聲張。丞相膝下就這麼一個女兒,寄予無限希冀,自小習的是君子之道,熟讀典籍,文墨傳彩。十六歲的年紀六十歲的性子。別家的姑娘都喜歡戴著優雅而神秘的冪籬出去遊玩,惹得士大夫和貴公子紛紛側目。隻有她,獨自枯坐一整天。煮茶、焚香、或鋪紙揮毫或持卷研讀,偶爾也操縵弦歌。竟不知寂寞為何物。
這真真是杏林名門淑女的典範。為此,丞相和夫人都很是驕傲。有喜歡附會的事者和善於逢迎的人便大力宣傳丞相獨女多麼的容止端雅才高八鬥。於是,提親的人前赴後繼地湧向丞相府。婚姻無非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關心這個。
花苑裏有一方水汽清冽的深潭,活泉長年汨汨不斷,從不幹涸從不渾濁,從而被認為是有靈性的物事。除了蒸製花露和點茶,一律不許在此取水。她最喜歡坐在這裏發呆。渴了,就掬起一捧水來喝。水帶著淡淡的香淡淡的甜,順著喉嚨滑入胃囊,心裏每每生出奇異陶醉感。
水麵漣漪一圈又一圈的晃動,倒印著一個淡雅的身姿。那麵龐,比花新鮮比月皎潔;那氣派,比雪清冷比夜寧靜;可那笑容,比陽光還溫暖。他在水底下看呆了,眼睛瞪得銅鈴一樣大。他隻是一條不滿五百歲的小青龍。出生起就待在這清淨的地方,不曾離開半步,其他神靈亦不曾入侵半步。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水底百無聊賴地數著天空飄過幾朵雲彩,將會落下幾滴雨。
外麵是淡墨青山,明澈流水的留下小鎮。雨絲搖漾輕煙迷蒙的時候,寒涼的晚風就會染上草木的清新氣味。可惜人間的盛況於他而言隻是傳說。唯一的安慰是,漫長而孤獨的龍生裏,開始有了新的期待。
每次她出現在深潭岸邊,他就在水底下搖頭晃腦,興奮得坐立不安。
每次她離去,他總是追著浮出水麵,然後又抹著眼淚慢慢地下沉。
真是一條不怎麼聰明的小傻龍呢。
瀲灩波光是他清澈眼眸,粼粼漣漪是他無措顫栗,她不過凡胎肉眼,全然不知情,一如既往地偶爾得空出來靜坐。恐怕她要是知情,早就敬而遠之明哲保身了。
某日,她在岸邊清洗盛放花露的青色小瓷瓶,玲瓏的瓶身上描著花團錦簌的白色荼蘼。
裏麵殘留的花露順著水紋蕩漾開來,他正在“麵壁思過”,忽然聞到馥鬱濃烈的香氣,嚇了一大跳,嗖地一下子捂住鼻子驚恐地東躲西竄:那個,是什麼?毒藥嗎?據說人類最喜歡往水裏投毒。他越想越慌亂,但又不由自主地順著那股香氣遊去。然後,他愕然發現她竟變得觸手可及。
她正暗自歎氣,忽然嘩啦一聲巨響,水花四濺,還來不及驚呼就看見了更為驚人一幕:一條露出水麵半截的青龍正好奇地眨著眼睛,還把頭湊過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雖然經常在書裏、在雕梁畫柱上、在戲文裏見過各種各樣的龍,但從沒見過活的。若是尋常女子,定然要發出驚天動地的叫聲,但她飽讀詩書,知道龍是祥瑞,所以也就這麼一動不動地看著他。風吹走了絲帕都不曾發覺。
從她眼裏看見了龐然大物的自己,他才猛地回過神:呀!糟了!怎麼可以在凡人麵前現形!那好龍的葉公,就是這樣被嚇掉魂的。於是他又趕緊變作人身。他的人身是清秀的青衣公子。小青龍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浸在水裏實在太失禮,所以就趕緊爬上岸,抖抖衣袖整整儀容,恭恭敬敬地對她作揖:“仙子,小龍這廂有禮了。”他生下來就被養在這裏,他除了修煉,就是看書。這個禮儀,是照顧他的老玄龜教他的,老玄龜說過,這是神仙的見麵禮。
老玄龜曾經答應要帶他“出去走走”,隻可惜說了那句話不久後就仙逝了,都沒來得及教他凡人該怎麼行見麵禮——估計老玄龜也不會教他。老玄龜仙去前還要他發誓來著:外麵很危險,為了你的小命,你得發誓你會乖乖呆在水底下絕不現世。
他一個走神間,她已經站了起來,端莊地回禮,然後發問:“你是居住於此的龍神?”
“我隻是一條小龍,”他遺憾地糾正,“並不是什麼龍神。”
她一愣,那有什麼分別呢?反正都是龍啊?龍不都是神明麼。
她寫滿不解的表情讓他有些膽怯:“我不會降雨,但我會變些小法術。”話音剛落,光芒乍現。青衣公子變作了青色小龍,隻有水蛇那麼大,親昵地在她手臂上,討好的看著她,眼裏撲閃著得意的神色。她平生最害怕的是蛇類動物。於是,在驚恐地盯著它看了片刻後,她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尖叫,接著就毫不客氣地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