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鍾夙是在意皇上的。”
龍羿聽罷,微皺了眉頭,但也隨之欣然而笑,道:“下次要說龍龍。”
“……”鍾夙噓聲。
龍羿滿意地親了口鍾夙,將鍾夙放置榻上,俯身用耳貼著鍾夙的小腹聽。
鍾夙看著黑暗中埋在自己腹前的腦袋,靜靜一笑。
隔了一會兒,龍羿舒了口氣,抬起頭來笑道:“有聲音。”
說完,他七手八腳地爬到鍾夙身上,盡力不讓自己壓到鍾夙的肚子,眯著眼笑道:“小夙,孩子說他餓了。”
“……”鍾夙無言。
第二日清晨,巡邏一晚上的士兵發現,皇上神清氣爽地從帳中出來吩咐德福公公準備早點,而他們的鍾將軍卻一直沒見人影。
一時間流言有、蜚語有,皇帝和鍾將軍的舉動再次證明了他們的想法。
再加上皇帝之前罷免後宮的舉措,一些人立刻就聯係到了與鍾將軍的關係。
當日皇帝曾說,帝後已經有人。
如今看天子對護國元帥的寵愛程度,在光天化日之下呈向世人關係,恐怕隻是個開頭。
果然,這一切確實是個開頭。
北封與六國之戰,於昌河一役中大敗六國,將其驅逐出境,乘勝追擊八百裏,鐵騎過摩訶諸國,兵強馬壯,令諸國膽寒。
六國俯首稱臣,年貢黃金、絲綢、大宛名馬等不計其數,北封大獲全勝。
時隔三月,北封凱旋,班師回朝。
禁宮威嚴,高牆紅瓦,三軍整頓於九龍吊橋城門之前,受帝王犒賞。
在此次犒賞封旨中,又有一旨尤為醒目。
封護國元帥為賢王,輔君左右,同看江山。
此旨一出,滿座嘩然,但眾人嘩然之餘,又覺在情理之中,想那護國元帥與皇上情誼,萬眾麵前,明目迢迢。而依護國元帥之威、之貌、之名,確是會有一日能當上此座。
隻是這一日來得卻無比迅捷。
護國元帥隨大軍出征,便居於幕後,此次被封賢王,再度將這人物推現於眾人之間。
擇日良辰,冊封賢王大典盛啟。
隻是明曉宮中禮儀之人,皆覺這賢王封典很有端倪。
這禮儀,和先朝冊立帝後之典極為相似,卻加了改動,有所不同。
冊後之時,未來的帝後需朝帝王行三拜之禮,可這賢王的冊封卻不用跪拜。
那一日未來的賢王親駕,著一身寬大的朝服,整個身體看起來很是臃腫。而他旁邊,卻是堂堂天子攙扶,一步一步步入殿堂。
兩人衣裳一墨染飛龍,一朱紅騰鳳,左右相持,相得益彰,為封朝的曆史長卷中添上濃重的一抹色彩。
史冊載:
德恒帝十一年十一月,封鍾夙為賢王,縱橫四海,名揚八方;提宮少赫為西南軍統帥,魏一清為虎校,邊守西南,保封朝安土。
次年一月,德恒帝在宮中忽得一子,賜名龍憶年。
十三年三月,楚國再度舉兵來犯,宮、魏聯手,拒楚疆外。
十四年五月,宮、魏拔兵十萬,揮軍南下。░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十五年一月,西南軍一舉攻破楚國,乾坤已朗,天下大定。
十七年一月,德恒帝封龍憶年為太子,正立儲君。
二十六年,德恒帝讓位,龍憶年正式登基,號崇和帝。德恒帝與賢王二人離京遨遊,逍遙江湖。
而這曆史畫卷最開始的起點,卻是一幅隻剩灰燼的宮牆,眾人俯首,帝王側目間,對一個女子的驚鴻一瞥。
一段往事,兩段生死。
到最後化為一聲嚶嚶兒啼——墨袍人衝入房中,驚懼未定。
一太醫、一佛僧側身退讓,進言而賀,“恭喜皇上,賢王生下龍子。”
墨袍人接過繈褓中還未睜眼的小兒,煩憂盡掃,喜從中來,複又快步踱到床榻前尋視自己心愛之人。
那人雙眼微闔,似聞到人聲,慢慢睜眼,凝眸望來。
四目相接,欣欣而笑。
【正文·完】
正文完畢!包子誕生!謝謝大家的一路追文和支持,還有留評撒花的妹子們!
下麵開始番外
首先是小紀的番外,然後……德福?和包子?的……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